第13章
“等等。”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2"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2">2</a>黄金海岸:芝加哥北部社区,紧挨着密歇根湖畔,历史上就是芝加哥的富人区。
“我不明白。我有他在校园里的照片,而且我此刻就看着一张呢。”不知怎么的就撒了这么个谎,莱拉自己也觉得吃惊。
莱拉一下子僵住了。<b>他</b>就是父亲照片中的一个,站在母亲身后那个!莱拉把纪念册里的<b>他</b>和手中照片里的<b>他</b>仔细比较。同样的黑发,同样的又高又瘦,同样的神情:绝对是<b>他</b>!
“我查阅了1971届学生名册,还有这前后两年的记录,数据库里没有他。”
照片下面的文字:
“抱歉,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好吗?”
“呃——”那女人拖着这个声调,似乎表示她不能对查不到记录或记忆错误负责。“我也很抱歉,不过,找不到记录我也无能为力。”
詹姆斯打开纪念册,匆匆翻了几页:“我还记得那些日子:嬉皮士、抗议者、SDS<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0">10</a>、花儿之子<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1">11</a>;多数人也都是良家子弟。”他翕动着鼻翼。
“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颇感意外。我可以肯定他的文凭就是贵校发的。我觉得他还曾经拿给我看过呢。”
“大家想放火烧毁科研大楼,学生会大楼都快倒塌了。”他神情恍惚地点了点头,“那真是大学里一个奇怪的时代呀。”接着抬起头来看着妻子,“你还记得,对吗,亲爱的?”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或许他转学了。”
<b><i>达尔·甘特纳:学生运动活动家,MOBE</i></b><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2">12</a><b><i>反战集会领导者</i></b>
“对不起,我们找不到凯西·希利亚德就读本校的记录。”
<b><i>1967年,秋。</i></b>
《本尼和叶茨》<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1</a>的金属乐器演奏声开始传来,莱拉等着;不久听见“咔嗒”一声,接着: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1">1</a>《本尼和叶茨》:英国摇滚明星埃尔顿·约翰与伯尔尼·陶平创作的歌曲,首次出现于1973年发行的唱片专辑《别了,黄砖路》。
夏美点点头,眼神却极为丰富。她接过纪念册翻了几页,然后停下,用手掌抚平皱褶;接着走到莱拉面前,塞到莱拉手里。
“你是说他退学了?”
“看看这个。”
“我们只记录每一个毕业学生的信息;你父亲会不会……呃……没有……”
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占了纪念册两页的篇幅;照片上,一群学生聚集在野外,背景中一条横幅标语上写着:<b>反战学生群体</b>。一些学生坐在草地上,另一些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多数臂戴黑纱、头缠发带、神情愤怒;中心有一个台子,台子后站着一个年轻人,高个子黑头发,T恤衫牛仔裤,一手紧握拳头 ,高高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