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3"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3">3</a>大学:指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该校新建的学生宿舍确实占用了马克斯韦尔大街的中间一段。
马克斯韦尔大街上的人流比往日少了一些,那些爱在晴朗日子才上街的大多数都没来,但商贩们依旧摆摊设点,亚力克诗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地方:她没有摊位也不想有(因为没有那笔钱),但终于成功地在一个家用器具摊和一对卖皮货的夫妇之间挤进一张桌子。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4"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4">4</a> 沙威玛:一种希腊食品。
一个寒冷的日子。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5"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5">5</a>保留地:指美国的印第安人保留地。
“比利。”
不料等了那么久才轮到她!她与吧台后面的黑人相视一笑,接过纸袋就往回走,一边吸着熏牛肉和泡菜的强烈香味儿。过街走到一半时,发现自己摊位前站着一个黑发男子,穿着斜纹粗棉布外套和牛仔裤。她记起来了,那家伙早就鬼鬼祟祟地在周围闲荡,此刻两边张望了一下,突然抓起几个项链和戒指塞进了衣服袋子里。
亚力克诗抬起头来,只见那少年站在街道中间,双手插在衣袋里。
还不到下午,她已经卖出了几样,包括那个戒指,这时感到饥肠辘辘;她的习惯是每个周末都要去尝尝新鲜的东西:烤香肠、现烤酥皮糕点,沙威玛<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4">4</a>,反正是在印第安纳没见过的,于是就请家用器具摊主帮她照看一下,然后就到纳特德里店去买熏牛肉三文治。
“我叫<b>比利·两根羽毛</b>。”
11月。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6"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6">6</a>佩奥特掌:仙人掌的一种,这种生长于北美的蓝绿色仙人掌无刺且柔软,但它含有一种致幻作用的毒碱。
她朝着一个蓝调吉他手点了点头,吉他手弹奏着即兴的反复乐段;这时她正在桌上摆出项链、戒指和手镯。她一直都用白银和24克拉的黄金丝混合成一种凯尔特结的变体形状。鲍比曾给她看过一个戒指,由几个不同的品牌组合而成,似乎是梳在一起的辫子但又可以随意分开;于是她试着做出自己的版本;如果这东西几天就卖出去了,她就会多做一些。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1"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1">1</a>埃利斯岛:原本是美国纽约港的的一个小岛,人称“美国的门户”,此处比喻马克斯韦尔大街之于芝加哥亦是如此。
亚力克诗凝视着马克斯韦尔大街,辨识着一张张不同的面孔:黑人、白人、东方人、嬉皮士、退伍老兵……全都渴望着捡到便宜货。马克斯韦尔是芝加哥的“埃利斯岛,”一百多年来,新来者们涌进这儿卖货的卖货,淘金的淘金,各种交易,以货易货,充满了欢快的嘈杂声,既像是教堂主持的义卖,又像是街市的节日活动,星期日尤为活跃——街两边都是一排排的各种摊点。然而有传言说,马克斯韦尔大街的末日即将来临,戴利市长已经把这地块卖给了大学<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3">3</a>,因为学校要扩建。可千万别啊——亚力克诗祈愿道。这儿什么都能买到而且什么都很便宜——只是你别问这东西来自何方。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2"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35_2">2</a>沙龙舞:一种类似四对舞伴方块舞的交际舞。
今天她独自一人。最初,雨彩和她一起来,达尔从印度回来以后也陪着她来,但雨彩在为《种子》打工,达尔去了威斯康星。不过亚力克诗并不介意,因为每天都是这样,甚至已经熟悉了埃利斯岛<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1">1</a>——她已经开始享受这种按自己意愿的生活方式;要是父母能看到她现在的情况就好了:上了预备学校,会跳沙龙舞<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35_2">2</a>,戴着白手套,在马克斯韦尔大街上叫卖首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实这并非与父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父亲原本就是一个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成功人士,在零售业挣了一大笔钱;她现在的生活正是追随着父亲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