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3"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3">3</a>阿斯托广场:位于黄金海岸的一条大街,南北走向,以19世纪末的美国富豪约翰·雅可布·阿斯托命名。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4"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4">4</a>欧比:日本妇女和服上装饰用的宽腰带。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5"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5">5</a>8吗:美国8码的女鞋,相当于中国、欧洲的38.5码,或24公分的鞋码。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6"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6">6</a>中西部:美国中西部,通常指美国地理上中北部12个州,包括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明尼苏达州等。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7"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7">7</a>戴尔·奇胡利(1941—),美国玻璃吹制艺术大师、企业家,其风格独树一帜。
“大家想放火烧毁科研大楼,学生会大楼都快倒塌了。”他神情恍惚地点了点头,“那真是大学里一个奇怪的时代呀。”接着抬起头来看着妻子,“你还记得,对吗,亲爱的?”
夏美点点头,眼神却极为丰富。她接过纪念册翻了几页,然后停下,用手掌抚平皱褶;接着走到莱拉面前,塞到莱拉手里。
“看看这个。”
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占了纪念册两页的篇幅;照片上,一群学生聚集在野外,背景中一条横幅标语上写着:<b>反战学生群体</b>。一些学生坐在草地上,另一些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多数臂戴黑纱、头缠发带、神情愤怒;中心有一个台子,台子后站着一个年轻人,高个子黑头发,T恤衫牛仔裤,一手紧握拳头 ,高高举起。
莱拉一下子僵住了。<b>他</b>就是父亲照片中的一个,站在母亲身后那个!莱拉把纪念册里的<b>他</b>和手中照片里的<b>他</b>仔细比较。同样的黑发,同样的又高又瘦,同样的神情:绝对是<b>他</b>!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8"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8">8</a>5英尺10英寸:约1.78米。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9"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9">9</a>密歇根狼獾队:美国密歇根大学校运动队的总称,下属27只不同的男子、女子球队参加不同的比赛,是在顶级联赛中唯一获得四球大满贯(篮球、橄榄球、棒球、冰球全国冠军)的美国大学运动队。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0"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10">10</a>SDS: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美国六十年代新左派代表性组织之一。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1"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11">11</a>花儿之子:又译为“佩花嬉皮士”,嬉皮士运动的一个流派。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2"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12">12</a>MOBE:结束越南战争全国动员委员会,美国六十年代的反战组织。
照片下面的文字:
<b><i>达尔·甘特纳:学生运动活动家,MOBE</i></b><a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2">12</a><b><i>反战集会领导者</i></b>
<b><i>1967年,秋。</i></b>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1"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1">1</a>《本尼和叶茨》:英国摇滚明星埃尔顿·约翰与伯尔尼·陶平创作的歌曲,首次出现于1973年发行的唱片专辑《别了,黄砖路》。
<a id="ref_footnotebookmark_end_20_2" href="#ref_footnotebookmark_start_20_2">2</a>黄金海岸:芝加哥北部社区,紧挨着密歇根湖畔,历史上就是芝加哥的富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