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禁毒局再生变故
可能吗?
可能性好像不大,知道全盘计划的,不是被圈起来的,就是领队,可是……如果是以前认识的人,而且知道老许风格,那是不是应该能猜到点儿什么?
那些恐惧的想法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他的心,让他寒意遍体。偏偏所有的线索又都在暗处,余罪无从得到更多的信息,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街头逡巡。想了很久,他又奔向一个地方,也许在那个圈子里会有真相,他需要找一个了解那个圈子的人,而且是与此事无关的人。
“……查一个手机号……139……0888,告诉我它在什么位置……”余罪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拦了辆车,边走边等着家里的监视消息。
没有必要啊,余罪回忆着全天在影视拍摄现场、在高尔夫球场的情景,哪个不是身家亿万?能和那些人搭上调,省厅里找个代言人都不难啊,还至于巴结老子这么个屁大点儿的小分局长?
这像一个多头的迷局一样,想通了一点儿,带出来的想不通的点儿更多;看破了一层,而看不破的,还有不知道多少层。
“嘀嘀!”手机的信号响了,又是家里的消息来了。他拿起手机一看,是一组编码,那是让他不方便接听电话时用的,他循着编码,直接索要信息,片刻消息回来了。
据外线特勤消息,今晚在夜巴黎、缘分、老友等多处酒吧、夜场,仍然有充足的供应。
啧,又把余罪搞蒙了。这些标明的地方,都是那辆哈弗一个小时前去过的地方,难道他们真的送货去了,货是真的?
烟头在晦明晦暗的夜色中,闪亮着红点儿,他手指一弹,画出了一条红色的线,被夜风吹得不知去向。他回头一瘸一拐走着,在背后拉长一道身影,显得格外狰狞。
“是假的!”
余罪在慢跑一个小时后,终于迟钝地反应过来了。
这是一个聪明人设的局,而拉他送货这一招貌似聪明,实则极蠢无比。任何把安全和利益放在绝对第一的人,肯定不会冒险,哪怕已经认定身边是位彻头彻尾的“黑警察”。
这类嫌疑人,他们不会相信任何人。这个铁律是成立的,那么唯一的解释是,根本没有货,只是个试探而已。
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个结果,余罪又开始尝试推翻自己刚刚下的“假货”的定论了。可他思来想去一直推不翻:马铄是个老油子,不可能冒这个险;他背后可能是申均衡,那个瘸子有多阴,余罪也曾经领教过,他阴你的时候,结果应该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可能让你这么明明白白地栽跟头。
“对了,如果是两条线的话,就能说通了……他们邀我,是明修栈道;而送货,是暗度陈仓,他们不可能让我接触到核心那层。”
余罪如是想着,这才是合理的解释。
“可明修栈道意义何在?是考验我,还是吸引警方的视线,还是有什么其他意思?”
余罪又想,却是无法抽丝剥茧,再往深处进一步了。而且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如果纯为吸引监视视线的话,那就意味着自己的真实意图有可能已经暴露了,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位内奸认识我?或者,正一步一步把我往坑里带?
想到此处,很多关节豁然开朗。因为这是最合理的一种解释,只有假货才能有圆满的解释:如果不被抓,双方都安全;如果被抓,根本就没货,他们也是安全的,而且估计他们也渴望余罪被抓,那样的话,针对这个团伙的所有监控就会露出水面,警察抓人只会出个洋相。
“可如果是假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余罪摸着怀里的钱,他甚至抽出几张来,甩得啪啪直响,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五万块,杠杠的人民币。如果货是假的,那这一切又如何解释呢?
他停下来了,头痛欲裂地想着,管吃管玩临末了还给你几万块?!如果货是假的,这钱扔得也太冤枉了吧?还有上次,管吃管住还送美女,回头就捞了个李冬阳而已,又给了二十万,在余罪看来,像李冬阳这样的炮灰,两万都不值啊,地痞堆里这号人一抓一大把。
思来想去,这怎么就像个根本没有合理性的荒诞故事呢?所有的事总要有动机、有目的吧?假如货是假的,那他们这么干,动机和目的又何在呢? 难道就是为了拉他入水更深一点儿,或者通过他这个棋子,试一下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