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暂时停止接触
我回头看时,原来“金甲茅仙”组成的虫墙,已穿过消散的烟雾,如同一团团金云般压了过来,显然是金丝雨燕想将更多的飞蝗迫入风眼,将它们搅散后捕捉吞食,却是把我们这伙人赶上了绝路,Shirley杨和么妹儿拿着工兵铲和金刚伞,不断挥动着驱开已经接近过来的小股飞蝗。
我和胖子见状,知道形势危急,立刻拽出“德军工兵铲”来,又用另一只手,把Shirley杨背着的工兵铲也给拽了出来,不料还没握稳,就被幺妹儿夺过去一柄,三人轮起短铲,对准四周飞过来的响导蝗虫迎头击去,只要铲子拍上飞蝗,就发出“当”的一声,如同打到了半空中飞来的石子,撞在“工兵铲”和“金钢伞”上的响导蝗虫,断足掉头纷纷坠地。
孙教授见半刻也不能等了,便手忙脚乱地想帮我放出“飞虎爪”,他是好心帮倒忙,不成想胖子正踩在精钢链子上,此刻被他一扯“飞虎爪”,那石瀑布如冰镜,胖子随即重心一歪,立刻仰面滑到,只听他“嗷”地一声大叫,就停也没停地顺着石瀑边缘,擦着风眼乱流而过,径直滑下了绝壁。
那些没入群的飞蝗,在低空窜动极快,而且它们头壳坚硬,两扇分合式门牙后的口器更是厉害,撞到人身上就能立刻钻到肉里,Shirley杨举起“金钢伞”挡了几下,但四周扑至的飞蝗越来越多,一柄“金钢伞”独木难支,顾得了前、顾不了后,顾到了左边,便顾不到右边。
我本想拉住胖子,但再次回头伸出手的时候,连他的人影都看不见了,我惊得目瞪口呆:“难道王司令你英雄一世,最后真在这阴沟里翻船了吗?”脑中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天山地下了。
Shirley杨此时还算比较冷静,她抓紧时间对众人说:“刚才看那些金甲飞蝗被山间乱流卷在半空里。风中所形成的黄金色漩涡,却比黑背白腹的金丝燕子桥要清晰许多,那乱流只在两道峡口的交汇处才有。龙门峡口比隧道口要宽阔一些,如果从边缘处的峭壁下去,应该可以避开乱流,倘若能爬进金丝燕子洞里……”
这一耽搁,我身前立刻又露出了空隙,Shirley杨的“金钢伞”向后收来,挡住了数只撞着我飞来的响导蝗虫,我赶紧把“金钢伞”推开,让她先照顾好自己再说。
Shirley杨的话还未说完,我们已经领悟了她的意思,除了胖子以外,都说此计可行,不待众人仔细考虑,“甩手炮”炸出的黑烟便已逐渐飘散。峡谷中一团团的“金甲茅仙”又没头没脑地涌了过来。
我咬着牙揪住这只飞蝗后腿。硬将它从肩膀上扯了下来,只见那“金甲茅仙”的前半端全都被鲜血染红了,我又惊又怒,把飞蝗抓在掌中用力一捏,就觉得手里象是握了几根硬刺。虽将飞蝗捏得肚烂肠流,可它坚硬如针满是倒齿的后肢,也同时扎进了我的手掌里面。
汹涌而来的威胁已然迫在眉睫,我心想“只好先冒险爬下峭壁。避得一时半刻也好”,急忙拿过“飞虎爪”,虽然比不上卸岭器械中的“蜈蚣挂山梯”千变万化,可要论及攀山挂壁,也是一等一的利器,我们五个人的生路,如今都要着落在这条“飞虎爪”上了。
我们身后就是风眼卷集的深涧,人不是飞燕,掉下去准得玩完,前边则是无数利甲刀翅的响导飞蝗,进退无路,眼见周围的响导蝗虫飞火流星般破风乱窜,发出“呜呜呜”的声响,震得人耳膜都是颤地。
其余的人见胖子跌下深涧生死未卜,虽也担着极度的惊慌,却容不得有什么更多的反映,因为这时大群的飞蝗已经扑至,惟有拼命拨打以求自保,就连想把飞虎爪垂入峡谷脱身都已不能做到,手中稍停半拍,就会有至少数十只“金甲茅仙”同时钻入体内。
我心中稍微一慌,就见眼前数条金光拽动,几只飞蝗同时扑到。我赶紧挥起工兵铲轮上去击打,发出“当当”两声敲中破锣般地动静,早把冲在最前面的两只巨蝗拍上了半空,可就在与此同时,忽觉臂上一麻,另一只飞蝗已经一头扎进了肩膀,只露了两条长长的后腿在外边乱蹬。
那“飞虎爪”前端,是个形如人掌的钢爪,依照人手骨骼经络设计,使用起来收放自如,无论树木墙壁,只要有点缝隙凹凸,都能牢牢抓住,我拎着飞虎爪,正要寻个可靠些的地方挂住,却见胖子往前走了两步,踏在石瀑布上,一面探着脑袋想看看底下有多高,一面口中还叨咕着:“想胖子爷我英雄一世,刚才竟然被只巴山猿狖给暗算了,真他妈是张天师让鬼戏弄……可恼可恨,呦……”一看太高了,脚底下又软了一截,赶紧退回一步:“我的……我的祖国母亲哎,这也太深了这个!刚才过桥的时候没觉得这么深呀?黑咕隆东的完全看不到底儿呀……”
我发现不远处成团的“金甲茅仙”正在逼近,身边零零星星飞动的蝗虫已经应付不过来了,那密如金墙的大群飞蝗,几乎和巨型绞肉机一般,倘若被裹在其中,必然是有死无生。
我担心胖子滑下石瀑,急忙伸手抓住他的背包,这是就听孙教授在身后大叫道:“来不及了,快走,快走!如今有多深多陡的峭壁也得下了!只要能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深浅高低……你就能克服恐高症了!”
须臾之间,我们周围就积了满满一地肢离破碎的蝗尸,但更多的飞蝗从四面八方接踵而至,我手背和脸上都被飞蝗划出了口子,却根本腾不出手来止血,其余几人也都带伤了,虽然伤势不重,毕竟是血肉之躯,支持久了难免肩酸臂麻,众人只得背靠着背,一步步退到峭壁岩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