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鬼吹灯2:龙岭迷窟 > 第一章 香鞋

第一章 香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后我又跟李春来聊了不少他们老家的事,李春来的老家在陕西省黄河边的甘源沟,是那一带最穷的一个县,他们那个县附近有个龙翔县,多山多岭,据说在以前是一片国葬区,那古墓多得数都数不清。

话说这一日,快到晌午了,古玩市场显得有点冷清,没有太多的人,我跟胖子大金牙围在一起打跑得快。

龙翔县的古墓多到什么程度呢,一亩地大的地方,就有六七座墓,这还都是明面上的,深处还有更多。

不过我们这些小玩意儿收来的时候,都没花太多的钱,亏了些钱也不算什么,主要是练练眼力,长些学问。在潘家园混的时间长了,才知道这行当里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深了,甚至比风水还要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我说:“这么着吧,我呢,跟您交个实底,我对农民兄弟特别有好感,当年我爹就是为了中国农民翻身得解放,才毅然放弃学业投入革命事业的,他老人家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咳咳,咱就不提他了,就连中国革命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我可以拍着胸口说,绝不会看你是农村来的就蒙你。这只鞋在市面上卖好了,能卖六七百,再多就不容易了,老哥您要是愿意,这只鞋六百我收了,就算咱交个朋友,以后您还有什么好玩意儿,就直接拿我这来,怎么样?”

我掏出烟来递给这位老乡一支,给他点上烟,请他坐下说话。

李春来吃惊地说:“啥?六百?没听错吧!”

我心想这人能有什么古董,跟大金牙对望了一眼。大金牙是行家,虽然这个老乡其貌不扬,土得掉渣,却没敢小瞧他,于是对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稳住他,问明白了再说。

我说:“怎么?嫌少?再给你加五十。”

李春来担心我说这只鞋不值钱,显得非常紧张,忙问:“老板,这鞋究竟值几个钱?”

我一边抽烟一边微笑着问道:“原来您是贵姓李啊,看您年纪比我大,我称您一声哥。春来哥,您刚问我们收不收古董,怎么着,您有明器想出手?”

我作无奈状,嘬着牙花子说:“老哥呀,这只鞋要是有一双,倒也值些钱,可这只有一只……”

大金牙和胖子俩人假装继续打牌。这行就是这样,谈的时候不能人多,一来这是规矩,二来怕把主顾吓走,一般想出手古董的人,都比较紧张,怕被人盯上抢了。

以当时的行市来看,这种明代包括清代早期的小脚绣花鞋,在很多民俗爱好者以及搞收藏的玩家眼中是件不错的玩意儿,而且市面上保存完好的小脚绣花鞋虽然不少,但几乎都是民国晚清时期的。

我举头打量了一番,见那人三十六七岁的样子,紫红色的皮肤,一看就是经常在太阳底下干农活;穿得土里土气,拎着一个破皮包,一嘴的黄土高坡口音。

李春来连连摇手:“不少,不少,当初我以为最多也就值三百。”

那人吞吞吐吐地说道:“甚也不瞧,你这收不收古董?”

我当时就付给了他六百五,李春来把钱数了十多遍,严严实实地藏在身上,我让他小心点,喝了这么多酒,别再不小心把钱丢了。

正打得来劲,忽然前边来了个人,站在我们摊位前边转悠来转悠去地不走,胖子以为是要看玩意儿的,就问:“怎么着,这位爷,您瞧点什么?”

老乡说:“叫个李春来。”他可能是坐不习惯马扎,把马扎推开,蹲在地上,他一蹲着就显得放松多了,抽烟的动作也利索了不少。

我问李春来能不能把另一只也搞来,这一只显得有点单。古玩行讲的就是个全,东西越是成套的完整的越值钱,有时一件两件的不起眼,要是能凑齐全套,价钱就能折着跟头往上涨。

我看了看他的破皮包,心想这哥们儿不会是倒斗的吧,跟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或者他这包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我尽量把语气放平缓,问道:“老哥,来来,别客气,抽烟啊,这可是云烟。您怎么称呼?”

李春来面露难色,另一只绣鞋早不知道哪去了,就这一只还掖着藏着才拿到北京来的。

老乡显然没见过什么世面,也不太懂应酬,坐在我递给他的马扎上,紧紧捂着破皮包,什么也不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