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骑士的献祭 > 第11章

第1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事情不顺。

可是为什么这个多出来的“一口”,既没有在刘桂兰、李怡诺口中出现过,也没有在警方对诸多邻居的调查中出现过?

车间主任李扬比李善斌大一轮,李善斌进厂的时候,李扬是印刷机长,可以说是他手把手把李善斌带出来的,两个人感情很深。现在李善斌住的房子,就是李扬借给他的。

专案室里一下子闹了起来,烧了两次,这什么情况?没人会相信巧合。

通过与十几名印刷公司员工的交谈,包括与其中五位李善斌的多年老友的深入沟通,许许多多的细节,一桩桩回忆,慢慢在专案组面前拼出一幅画像。每一个切面、每一块碎片都有着共同的指向性——一个老好人,没有疑点。然而如果他真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是分尸案的凶手?

但真正的重磅在后面。

李善斌几乎每年都是公司的先进个人,如果有哪年没评上,不是因为他干得不好,而是他主动推让。一个勤勤恳恳的好人,一个老实人,这是上上下下所有同事对李善斌的一致评价。对这样的典型人物,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一个足够大的群体里,总会有几个整天闷着不知在想什么的人,有暴躁易怒动不动就翻脸的人,有嘻皮笑脸爱讲下流话的人,也会有李善斌这样,原则问题之外不和人发生矛盾,肯吃亏不记仇,踏踏实实待人处事的人。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核心,他们的存在让周围的人安心,并且生出“毕竟还是有这样的人啊”的感慨,从而不再下坠成为更坏的自己。他们就像一个个榫头,联接起周遭的普通人,共同构成了托承社会的基石。

“到下周三?还是说算上休息天有两周?”

晚上七点的时候,王兴通知专案组所有人员半小时后开会。现在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案件卡在古怪的节点上,有了嫌疑人,有了准分尸地点,如此强力的进展之后,居然没有出现足够引导侦破方向的线索,李善斌显然是逃了,可是通缉令却发不出来。王兴要让大家来一次大讨论,看看能碰撞出什么,定接下来几天的侦破方向。

“周一请的假,说是先请十天。”

会分一点人力来做李善斌的手机通话分析吧,剩下么,多半还是要给李家人施压,老冯想,肯定得搞清楚李立的妈妈是谁。可是那边孤儿寡母的,在定不了嫌疑人之前怎么个压法?王兴估计会把这活派给老冯,这算优差,为了让他多点功劳,不过想想李家的三个人,李立的策略是哭,奶奶则是啰嗦,而李怡诺么……最好沟通,最难对付。

“哪天开始请假的,请多久?”

“消防已经问过出警救火的队员,他们反映了一个情况,在火灾现场除了老人、两个小孩和户主李善斌之外,还有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先后两次火警都是这样。他们认为李家是一家五口,而不是四口!”

李善斌现年四十岁,父母是回沪知青,他生在六盘水,一直到十五岁才随着落实政策的父母来到上海,初中毕业读了个技工学校,出来后在印刷厂一待就是二十年。印刷厂如今成了印刷公司,所有制从国营变成了民营,李善斌也从普通工人,晋升为印刷机长。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年数,让工友比亲友更熟悉,而李善斌又不善交际,朋友圈即工作圈,所以专案组觉得,能从李善斌的同事口中打听出被害人的身份线索。

还有一个人?

李善斌所购买垃圾袋及锯子的型号和作案工具能对上,购买时间也与被害人死亡时间重合,人虽然没抓到,但是他不合情理的消失,以及在便利店内的举动,更足以证明了他的嫌疑。可以说,在逻辑链上,李善斌和“六一三”碎尸案已经完美联系在了一起。专案组上上下下原本有着极大的信心,要在短时间里迅速完善证据链,对李善斌通缉抓捕,然而第一轮情况摸下来,李善斌竟然出乎意料得干净。

多出来一个女人?

因为在市局楼下接了个消防的电话,老冯进专案室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下午他在李怡诺处拿了两个地址,一个是之前租处,一个是被烧的原居处,往租处去的路上,老冯就给消防去了电话,这会儿情况回馈来了。一进专案室,老冯就大声打断了王兴的发言。他判断来自消防的消息,重要到足以主导这次案情会的走向,如此也就没必要藏到后面说,浪费大家的时间。

“全公司数善斌加班最多,每年年底都积了一大堆调休浪费掉,所以他要请假的时候,谁会不准呢。这次是刚刚结束一个大订单,业务上空下来了,他找我说要请段时间的假。”

王兴的脸色很臭,但还是让迟到的老冯先说。

老冯先问李扬,李善斌当时是怎么请假的。既然年年都是先进个人,请假的次数一定不多。

“李家报过两次火警,第一次是前年烧了老房子,第二次是去年十二月,烧的应该是他们租的房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