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胡亥亡国的技术分析
秦二世胡亥上台后,做了两件大事。
<a id="ch10" href="#ch10-back">(10)</a> 桓宽:《盐铁论·刑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3页。
那怎么办呢?赵高给胡亥出了两个主意:
<a id="ch5" href="#ch5-back">(5)</a> 宋敏:《试论秦的土地国有制》,《求是学刊》1980年第4期。
胡亥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忧“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a id="ch27-back" href="#ch27">(27)</a>,他觉得旧班子里的大臣与地方官不可能像畏惧始皇帝那般畏惧自己。这样的不自信与胡亥年轻、得位不正(至少存在这种传言)、在朝廷与军中都没有亲信力量有很直接的关系。赵高对胡亥讲:“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a id="ch28-back" href="#ch28">(28)</a>始皇帝时的那些大臣富贵世代相传,权势盘根错节(比如李斯,史载其家族中“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这些人当然不可能像敬畏始皇帝那般敬畏二世皇帝。胡亥和赵高担忧他们与其他皇子(诸公子)勾结起来挑战皇权,倒也不是杞人忧天。
<a id="ch6" href="#ch6-back">(6)</a>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第二件事是对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作大规模的调整。
胡亥的官场大清洗也不是没有遭遇阻力。作为始皇帝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李斯就很不满胡亥的做法。“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叛)者众”之际,李斯多次进谏抗议,反被胡亥摊派了任务。胡亥说帝王富有天下,他想“长享天下而无害”,希望天天纵欲、享乐还不会亡国,李斯是丞相,让他来想办法,助皇帝实现这个愿望。同时,胡亥还以李由(李斯长子)抵御陈胜义军不力为由,“诮让斯居三公位”,威胁要整垮李斯家族。<a id="ch34-back" href="#ch34">(34)</a>
这个时候,胡亥开始清洗秦帝国的统治基础——官吏集团。于是,秦帝国的统治基础分崩离析,再加上外部又出现了有组织的武装力量,亡国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么做的后果,是在秦帝国的官吏集团中造成了一种普遍的恐怖气氛,正所谓“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a id="ch32-back" href="#ch32">(32)</a>——敢提意见就会被定为诽谤罪,人人只求取悦胡亥保住俸禄;“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a id="ch33-back" href="#ch33">(33)</a>——官吏人人自危,庶民穷困潦倒,个个感觉朝不保夕。
<a id="ch1" href="#ch1-back">(1)</a>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0页。
于是,胡亥大刀阔斧,大开杀戒。“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a id="ch31-back" href="#ch31">(31)</a>
<a id="ch7" href="#ch7-back">(7)</a> 刘泽华:《八十自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361页。
胡亥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忧“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a id="ch26-back" href="#ch26">(26)</a>,担心天下人(主要是指生活在六国故地的新秦民)不能像畏惧始皇帝那般畏惧自己。所谓的“东行郡县”其实就是向六国故地的新秦民挥拳头、亮肌肉,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此事留待后文再说。
<a id="ch8" href="#ch8-back">(8)</a> 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第一件事是带着丞相李斯“东行郡县”,效仿秦始皇巡幸天下。
<a id="ch9" href="#ch9-back">(9)</a> 贾谊:《新书·属远》,见《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9页。
<a id="ch2" href="#ch2-back">(2)</a> 夏麟勋:《“天下苦秦久矣”别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a id="ch30-back" href="#ch30">(30)</a>——对朝中大臣和皇族进行大屠杀,全换成胡亥的亲信。
<a id="ch3" href="#ch3-back">(3)</a> 臧知非:《社会冲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汉土地赋役为例》,《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
1.“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a id="ch29-back" href="#ch29">(29)</a>——对地方官员(郡县守尉)实施大清洗。
<a id="ch4" href="#ch4-back">(4)</a> 臧知非:《龙岗秦简“行田”解:兼谈龙岗秦简所反映的田制问题》,《秦汉研究》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