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秦制两千年 > 第五章 西汉知识界对秦制的批评

第五章 西汉知识界对秦制的批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id="ch28" href="#ch28-back">(28)</a> 《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载盖宽饶之言:“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以法律为《诗》《书》。”又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47页。

<a id="ch29" href="#ch29-back">(29)</a>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92页。

<a id="ch30" href="#ch30-back">(30)</a> 《汉书·谷永杜邺传》载谷永之言:“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恕,恩及行苇,籍税取民不过常法,宫室车服不逾制度,事节财足,黎庶和睦,则卦气理效,五征时序,百姓寿考,庶草蕃滋,符瑞并降,以昭保右。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穷奢极欲,湛湎荒淫,妇言是从,诛逐仁贤,离逖骨肉,群小用事,峻刑重赋,百姓愁怨,则卦气悖乱,咎征著邮,上天震怒,灾异娄降,日月薄食,五星失行,山崩川溃,水泉踊出,妖孽并见,茀星耀光,饥馑荐臻,百姓短折,万物夭伤。终不改寤,恶洽变备,不复谴告,更命有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67页。

<a id="ch31" href="#ch31-back">(31)</a> 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92—3193页。

<a id="ch32" href="#ch32-back">(32)</a> 《汉书·哀帝纪》载哀帝的诏书:“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0页。

<a id="ch18" href="#ch18-back">(18)</a> 桓宽:《盐铁论·本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页。

<a id="ch19" href="#ch19-back">(19)</a> 《盐铁论·本议》载贤良、文学之言:“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页。

<a id="ch20" href="#ch20-back">(20)</a> 《盐铁论·相刺》载桑弘羊之言:“所谓文学高第者,智略能明先王之术,而姿质足以履行其道。故居则为人师,用则为世法。今文学言治则称尧、舜,道行则言孔、墨,授之政则不达,怀古道而不能行,言直而行枉,道是而情非,衣冠有以殊于乡曲,而实无以异于凡人。诸生所谓中直者,遭时蒙幸,备数适然耳,殆非明举所谓,固未可与论治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8页。

<a id="ch21" href="#ch21-back">(21)</a> 桓宽:《盐铁论·相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页。

<a id="ch22" href="#ch22-back">(22)</a> 管仲:《管子·国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页。

<a id="ch33" href="#ch33-back">(33)</a> 班固:《汉书·哀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0页。

<a id="ch34" href="#ch34-back">(34)</a> 班固:《汉书·郊祀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64页。

<a id="ch35" href="#ch35-back">(35)</a> 班固:《汉书·王莽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43页。

<a id="ch23" href="#ch23-back">(23)</a> 商鞅:《商君书·弱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6—67页。

<a id="ch24" href="#ch24-back">(24)</a> 桓宽:《盐铁论·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5页。

<a id="ch25" href="#ch25-back">(25)</a> 《天人三策》全文,见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03—324页。

<a id="ch26" href="#ch26-back">(26)</a>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4页。

<a id="ch27" href="#ch27-back">(27)</a>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载眭弘之言:“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53—3154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