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北风那个吹 > 第五章

第五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帅子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接下来,解放军又出了个节目,是一段京韵大鼓,鼓词我正在酝酿,曲牌我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接着是大寨的姑娘唱了一首歌,叫《敢叫日月换新天》,我唱给你听听: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那个就在这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层层那个梯田平展展。牛羊胖乎乎,新房齐整整,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里也笑声甜。”

牛鲜花听得鼓起掌来,连声叫好。

帅子又转移了话题:“大队长,你说我什么时候能解除监管?”

牛鲜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帅子知道一下子讲这么多,牛鲜花不见得能明白,就往通俗里讲。他想先用柳活儿——学唱的方式来表现学大寨的内容,如来一段山东快书。帅子刚说了一段,牛鲜花就皱起眉头说,不伦不类,她不喜欢。

帅子赶紧解释给她听:“山东快书完了,接着我让郭凤莲出场,说郭凤莲一看解放军打了头,不甘示弱,带领铁姑娘队的姑娘们来了小合唱。铁姑娘队的姑娘们正值妙龄,个个活泼可爱。郭凤莲也不白给,有艺术天赋,素有虎头山金嗓子之称。郭凤莲和她的铁姑娘队自编自演了一首用山西民间曲调配曲的表演唱。郭凤莲出来报幕,用当地方言:下一个节目,女声小合唱《英雄八连倒栽葱(到咱村)》。解放军都愣了,我们怎么成倒栽葱了?今天也没栽葱啊!后来陈永贵出来解释:小郭吧,她说的是倒栽葱(到咱村)不是倒栽葱,你们把倒栽葱听成了倒栽葱,是没听懂普通话哩,越解释越糊涂。后来指导员出来解释了,指导员是广东人,说广东话,这味儿:郭凤年(莲)统计(同志)说的系(是)……大伙这个乐呀。她们的歌是这样唱的,我给你学学:喜鹊喳喳迎新春,英雄八连到咱村……”

牛鲜花让帅子逗乐了:“这歌怎么这个味儿呀?”

“山西人唱歌也有一种浓郁的地方韵味,尤其是唱山西的小曲,每一句都会拐出几个富有韵律的小弯弯……牛队长,你看这么改好不好?”

“太好了,就这么改。帅子,你的相声知识咋这么多?都跟谁学的?”

“我是听下放在咱大队的王子嘉老师说的。他本来就戴着右派帽子,如果我交代出他,他就完了,我不能那么做。”

“你呀,一个‘义’字早晚要害死你。话又说回来了,咱不能做落井下石的事。唉,也没别的办法,只有好好表现了。我看你也不能光盯着牛鲜花,郝支书那儿你也不能冷落了。”

“我哪敢冷落他呀,可他这个人不好接近。”

“事在人为。好了,我不打扰你了,忙你的。给你一样东西。”说着刘青递给帅子一个纸包。

帅子打开一看,惊喜地叫道:“牛肉干?天啊,你会变啊?”

“你忘了吗?我妈是曲艺团的,小时候我妈常领我到团里玩,那些说相声的都喜欢逗我,六岁的时候我还登台客串过呢。”帅子得意地说。

两人越聊越热乎,帅子突然想起正经事儿,跟牛鲜花说他们知青点的喇叭坏了,难怪他没听见她放的曲子。牛鲜花正在兴头上,一摆手说杂事搁一边,接着说咱的节目。帅子担心地说,节目大致定下来,就是那个芭蕾舞,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跳杨白劳的不知找着没有?

牛鲜花胸有成竹,她还是那句话,帅子好好练他的,杨白劳他不用操心。帅子心里有事儿。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牛鲜花看出他有心事,便问是啥事儿。

帅子犹犹豫豫地说:“我妈来信了,说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我父母就我这么一个孩子,他们都十分想我。过年没回去,他们在牛棚里哭了整整一宿。唉,他们苦苦地盼我回城啊。”

“我很理解你父母的心情,可什么事都得慢慢来。来,继续溜活。”

刘青笑了:“我是牛魔王的铁扇公主。慢慢嚼,品足了滋味再咽。”她说完扭头走了。

帅子心神不宁地望着窗外院子里的喇叭,喇叭是哑的,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帅子烦躁地走出屋子,出了知青点,朝大队部方向望去。他一愣,隐隐约约听到远处村子里的喇叭正在播放《北风那个吹》。

帅子侧耳听了一会儿,转身跑进了知青点的院子里,这儿的喇叭仍没有一点儿动静。帅子快步朝大队部奔去,刘青躲在阴影地里,一路跟踪他到了大队部。

帅子一见到牛鲜花,就急着说:“牛队长,我昨晚寻思了一宿,这个相声很难出包袱,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牛鲜花好奇地让他说说看。帅子说,那个相声属于一头沉,逗哏的台词比较多,以他的叙述、介绍、评论、讲解、摹拟为主。捧哏的在听叙述的同时,与逗哏的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解释。更多的是为逗哏的论点作补充,通过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