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3)
“你能耐得住性子教吗?整天像个毛猴似的,没个稳当时候,这么大的姑娘了,连绣花都不会。”裘老板爱怜地看着女儿。
“谢什么?两不吃亏的事儿嘛!回头我让两个伙计过来,你们也搭把手,抬棺材。”田耀祖乐呵呵地走了。
“我会袖里吞金,会蒙古话,还知道皮子按质分等。我把你儿子该干的事都干了,你还不高兴?”
“那可太谢谢了!”龚文佩感激地说。
裘老板笑了,“都是我太溺爱她了。你看看,把她惯得一点规矩都没有了。”
裘老板叫过他,“认皮子分等,这全在多看、多练。还有一门功课你必须得学,就是蒙古话。”
田青如芒刺在背,吃不下。
“哦?为什么要学蒙古话?”
“不,你是外柜,不是劳金,更不是学徒。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从你这儿破了例。”裘老板说。
“田外柜,我们山西人在口外是跟蒙古人做生意,要习蒙俗、用蒙语,这样,我们才能生意兴隆。山西人为什么在口外开了那么多大商号,别人压不倒我们山西人?就是因为我们诚心诚意地尊重顾客。你要是不会蒙语,将来跟蒙古人没法做生意。”
“我可是冲着那个蒙冤的义士才半价卖给你们的。你们退给我,我还能多赚一口棺材钱呢!别说了。赶紧找人给我抬回去吧!”
账房先生也看出了巧巧的用意,“裘老板,我看让小姐教田外柜学蒙古话没问题,小姐肯定能耐得住性子。”
文佩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这……这多不好意思。”
田青看看蹲在地上的梁满囤要求和他们一块吃。
“哦,裘老板,我明白了。不过我跟谁学呢?”田青来了兴趣。
皮匠铺伙房的饭是分等的。裘老板、巧巧、账房先生和田青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四菜一汤;牛师傅、领班、厨房大师傅和豆花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两菜一汤;劳金们和徒弟们蹲在地上,围成两堆,一堆一个菜盆。
这时巧巧自告奋勇地说要教田青。
“多好的一个人儿!你叔叔交的朋友,错不了!”龚婶哪里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