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钱
“孙玉增用的这个电子信号接收机,开机接收通讯信号的时候,因为功率大,本身必然形成强电磁场。我们可以让电信部门配合,在紧邻咖啡馆的居民楼楼顶建一个手机信号基站,然后我们再以电信技术人员的身份,打着基站信号受到不明电磁场干扰的名义,拿电子信号追踪器,去查信号干扰源。”
马东的讲述一气呵成。众人先是沉默,继而脸上都露出或惊讶或惊喜的表情。
这个发现,让马东开始面露愁容。此举直接是将整个202实验厂置于外国间谍机构的监视之下,不过幸好是发现得早,还有挽回的余地。国安部门当即致电实验厂,要求他们在所有电话及传真中禁止谈及一切有关蓝鲸工程的内容。
然而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
“不然把孙玉增抓了?”一个专案组的研究员提议道。
马东提出反对意见,这样就破坏了他和王禹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
“给他们提供假的通话和传真内容。”又有人提议。
杜哲是奉了马东的指示去约见陈娟的。他把国安部门的调查情况跟陈娟介绍了一下,陈娟当即表示会立刻配合国安部门的工作。
半夜里,马东带着杜哲爬上了实验厂的楼顶,用事先准备好的红外夜视望远镜观察咖啡馆里的情况。马东在一边负责观察咖啡馆楼顶的通风孔和换气扇,杜哲则亲自盯着孙玉增,他看见孙玉增进了卧室,于是开始释放“料”。
“料”是马东的主意。那天交接过任务之后,马东告诉王禹,自己有一个想法。他想通过释放假“料”来诱导外国间谍机关。一来是可以避免孙玉增察觉到自己已经被监视了,二来也是保护蓝鲸工程。如此一石二鸟的想法,让王禹不禁赞叹,这二十多年过去了,马东倒是一点儿都没有落伍。
杜哲和几名侦察员身上穿着防辐射服,打开了由实验厂配合生产出来的“料”桶,这些“料”就是孙玉增想要获取的202实验厂的空气微量成分。果不其然,杜哲看见,孙玉增拉上了窗帘,拿出了电子仪器,把探头插进来了通风孔中,然后打开换气扇开关,在记录着电子仪器上显示的数值。
此时马东收到了专案组那边的通报,美国间谍卫星变轨从渤东市上方的外天空飞过时,电子侦听部门监听到渤东市某处发出嘀的一声,时间长度仅为0.01秒的超高速压缩发报声,让美国间谍卫星接收。
还是行不通的,马东认为,如果制造假通话内容,稍有不慎,就会被外国的间谍机构识破,这样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已经在监控孙玉增了,从而会放弃孙玉增这个点。这样,他们的侦查线索也就中断了。
既要继续监视孙玉增,又不能让外国间谍机构识破,还要保护蓝鲸工程。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众人一筹莫展。
马东突然开口问:“咖啡馆附近有没有手机信号基站?”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马东为什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马东接着说:“我们可以从这儿开始下手。”
杜哲恍然大悟,他意识到马东在说什么了,但其他人脸上还是露出疑惑的表情。
马东很清楚,这种超高速压缩发报的好处是无法侦测发报方位,以此来保护发报人。
当天夜里,国安部门侦查处联合专案组召开了紧急会议,经大家一致确认,这个发报人肯定与孙玉增有关,他是在向他的上司报告侦测结果。
孙玉增的身份已经得到确认,这时候专案组提出了一点儿新的发现,这是之前大家都所忽略的。
JJ磨咖所在的街道,有人违规安装碟形天线,收看境外电视。
就在两天之前,孙玉增打着收看境外电视的幌子,在自己卧室的窗口朝向实验厂方向安上了个碟形天线。电子侦察专家认定这是电子信号侦察天线,且已经证实,孙玉增的侦查天线是在对实验厂的固定电话、手机通话内容及传真内容进行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