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城的故事 王的传说
当我匍匐在觉沃佛的脚下,抬头看着佛前的慧灯之光,我知道,我深信不疑。拉萨这座信仰之城,藏人金色的信仰之路,虽时见风雨阴霾,却从未黯然失色。我要用我的笔,绘出它的千年光华,以寄深情,以慰乡愁。
一
无可否认,藏族是一个热衷在传说中延续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无论是观世音化身的神猴和岩魔女(罗刹女)结合才衍生人类的神话,还是赞普先是天神之子临凡,后来又因为一时疏忽砍断了天梯无法回归天庭的传说,无一不证明了这个民族天真雄奇的想象力。
吐蕃王朝共传42代赞普,前26代赞普无可考,自27代起,赞普名见于《旧唐书》,自33代开始,始有年代可考。
我经常觉得,藏族人如果不运用想象,不借助神话传说,可能会失语,无法开口叙述自己的历史,因为首先他们自己就无法动情。那样的历史,纵然是真实的,对藏族人而言,也是无关紧要的。
每隔一段时间,在某些无法预测的时刻,我会强烈地想回到拉萨。
以前读诗词,读了太多思乡的句子,残艳到让人过目不忘。但我生来对出生之地无感到极致,所以无法真切了解古人诗词里所表述的思乡是什么样的感受……直到此生与拉萨再度勾连在一起,我才体验到何谓思乡,何谓乡愁。
乡愁如箭,破空袭来,毫无预兆。
有时候是看到一篇文章,有时候是听到一首藏歌,有时候,仅仅是抬头看到蓝天白云,就会想到拉萨。虽然很多时候,我可能是不久之前才回去过一次。
它到来的感觉却是那么清晰、强烈、煽情。
与那些湮灭在历史中的东方古城不一样,拉萨虽然今昔差别巨大,却仍旧算得上活色生香。尤其是老城部分,依然日日桑烟袅袅,转经磕长头者络绎不绝。
我深信,身临其境时,无论是长久居留还是匆匆一瞥,是惊鸿般的游客还是虔诚的佛教徒,都能生出不一样的感觉。
但我仍反感将它视作一座游客来去匆匆的旅游名城,或是充满了江湖传奇味道的城市。在拉萨无须猎奇,因它本身就是传奇。
当天色渐暗,游人渐散,八廓街边的灯光亮起……我会觉得,它卸去了浓妆,蜕却了崭新而笨拙的躯壳,那古老而轻盈的灵魂如午夜的昙花绽放。
我在这座形如曼荼罗的城中,且行且停,领会着造化的神奇、人力的伟大,领受着诸佛的加持。一遍遍念诵真言,叩长头作礼,贴近它的血脉,亲吻它的心脏。
清晰到我皮肤发紧,大半夜的恨不得抓起包立刻买机票回去;强烈到我听到心在蠢蠢欲动,肉身轻轻碎裂的声音;煽情到我必须用全部的理智去压抑这种冲动,就像渴望立刻见到最爱的人的那种情不自禁。
深爱一个地方,和深爱一个人如此相似,哪怕是看到一点点相似之处,也会拐360度联想到他,人少的时候你想他,人多的时候,你更想他。
此生除了拉萨之外,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让我想起来就鼻头发酸,唤起我如此甜蜜和痛楚的感情。
对拉萨而言,我可能永远像一个流亡在外的孩子。
它像一座破碎的坛城。不,它是永不破碎的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