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 > 第434章 淮河水战

第434章 淮河水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凤阳城南道路还算平坦,但水路密集复杂,遍布鱼塘和水田。

想从这里逃跑,难。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陷凤阳,史载张献忠撤离时全城尽毁。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城陷三日后张献忠就与高迎祥分兵各向。

所以就算毁城墙,也毁不了多少,毕竟凤阳城墙都是墙砖砌筑而成。

再加上城陷时是崇祯八年,当地守军完全有时间修补。

李自成为了包围凤阳,在凤阳城北,城东,城西布置了重兵。

刘孔昭和刘肇基起身施礼,先后离开。

船舱内只剩下吕大器和李士元二人。

“大人,”李士元开口说道:“少了朱国弼的五千人,咱们胜算是不是...”

“无妨,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此战重点不是打仗,而是...帮助高杰、刘良佐他们渡河。”

......

唯独在城南留了一个缺口。

这在军事上叫围三阙一。

如果四面合围敌,会迫使敌军将领誓死抵抗。

相反,如果留一个缺口,就有可能使敌军将领在逃跑和死战之间游移不定,导致军心涣散。

留缺口的位置也有讲究,要么地形起伏便于埋伏,要么道路崎岖不便行军。

凤阳城又称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九月。

建成后共有外、二、内三道城墙。

外城墙总长三十公里,高五丈;二道城墙称总长约八公里,高两丈;内城墙长不到四公里,高五丈,底宽两丈半,顶宽两丈。

城墙皆用大城砖砌筑而成,负责烧砖的有二十二个府,七十个州、县,以及数不清的卫所。

砌砖的灰浆由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而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