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镜子里的陌生人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后,托比该离开了。

一九五二年,当氢弹研制成功的时候,托比的反应是:“这不关我的事。只是你们要是赶在我在亚特兰大的开演式上就好了。”

“我一有可能,就回来看你。”托比许诺。他给他父亲一些现钱,并对所有护士和服务员,慷慨地给了小费。“你们好好照顾他,啊?我为了我的表演,很需要这位老人。”

一九五一年,麦克阿瑟被解职时,说:“老兵们并没有死——他们只是在逐渐消逝。”托比说:“耶稣啊——我们必须应用同样的术语。”

托比走了。在他走出门的这一瞬间,他已把他们忘得精光。他想的是他那天晚上的演出。

爱斯基摩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坦率。他们干脆把老人送到冰上,扔在那儿不管了。

托比的一生,都善于说一些极为风趣的话。

“你今天来,我真高兴。”托比的父亲说。他的话说得很慢。“我想和你谈谈。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隔壁的阿尔特·赖利昨天死了。”

当他以令人迷惑的天真表情,睁大眼睛表演一个精神抖擞的人物时,观众都会大声喊叫起来。

托比瞧着他。“这怎么是个好消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托比·坦波尔获得的成功一天比一天大。他在第一流的夜总会里演出——芝加哥的巴黎大厦、费城的拉丁俱乐部、纽约的科巴卡巴纳,还在福利医院和儿童医院演出,也为慈善事业演出——他可以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演出。观众是他的生命。他需要观众的喝彩和热爱。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表演这一行业。世界上正在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但是对托比来说,那些事件只不过是更有利于他的演出而已。

但养老院却一连好几个星期,谈论的内容都是托比的这次来访。

这一切事物,都是托比表演的素材。

“这就是说我可以搬到他的那间屋里了,”他的父亲作了解释,“那是个单间。”

艾森豪威尔当了总统,斯大林死了,年轻的美国戴上了大卫·克里基特式帽子,还有蒙哥马利出现了抵制公共汽车的民权运动。

这就是年纪大的人想的事:活下去,依恋着残留的那点生活的舒适感。托比在这里看到了这样的人,其实他们死了比活着舒服,但他们宁愿活下去。“生日快乐,多尔塞特先生。假如今天您九十五岁了,您会感觉怎么样?”“……我一想到我总算没有死,我就会感到美极了。”

当尼克松带着爱犬发表演说时,托比说道:“我马上投他的票。并不是赞成尼克松——而是投小狗一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