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不适之地 > 离船上岸

离船上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把车停在离艾多和琶欧拉家几条街外,走出车门。这一带以其特有的方式令人惊叹:宽广的街道两旁种了一排排柏树,战后兴建的水泥大楼有扇玻璃大门,突出的阳台叠架而上。他知道离开意大利之前,可能不会再来到这一带,他想拍张照片,但之前却把相机留在了家里。琶欧拉和艾多住在高楼层,通风采光良好的公寓俯瞰公园。卡西克转进他们那条街,忽然注意到有个女人站在人行道旁。她一头长发遮住了脸,正低头研究地图。“Signorina,dove deve andare?<a id="jzyy_1_35" href="#jz_1_35"><sup>(4)</sup></a>”他问道。

卡西克隔着他们中间的金属小桌,向她俯身过来。他们早已消化了艾多烹调的南瓜面饺以及抹上干果芥末酱的杂烩肉,喝下去的许多杯酒也已消化,头脑再度清醒。但卡西克的冰箱里没有食物,他家里只有摆在两人之间的一盒咸饼干、两个玻璃杯和一瓶矿泉水。他抽了几根香烟,她把双手贴在桌子上,好像想从桌面吸取热气似的。他随意但充满占有意味地伸出指头勾住她手腕上的金手环,她的头随之微微靠向他。

“你们到泰国过圣诞节?”

他们在露台上一直聊到傍晚。她跟他说起大学和研究所,聊着聊着,她发现她在布林莫尔学院的第一年,他竟然就读于离自己不远的斯沃斯莫尔学院。她还说起自己在纽约的那些年,拿到博士学位,在卫斯理学院的教职等等。她没有提到朱利安——那段感情漫长到有时让她觉得像是离了婚的女人,如今已正式成了过去——但她最后还是提到她将嫁给奈文。

“我岳父和岳母抱怨,但我们还是来,他们住在斯德哥尔摩,就在我们家对面,我爸妈已经离婚,两人也都再婚。”汉瑞克摇摇头,“太多人要应付。你呢?你的家人在哪里?”

午餐后,他开车送她回去,邀她到家里坐坐。他家附近相当静谧,街上可见晒衣绳吊挂在杏黄色的房屋之间,老人们悠闲地坐在折叠椅上。卡西克打开门锁,海玛站在他旁边等候,老人们静静看着两人。毫无疑问,他们还不会各奔东西,虽然多年没有见面,没有想起彼此,没有寻找对方,但毋庸置疑,他们的重逢弥足珍贵,不能不好好把握,两人都必须全力呵护迟来的缘分。他家不像吉欧梵娜的家,一不注意就会错过大门,墙面之间的阶梯直接通往他的小世界。他的公寓只有一个房间、一间浴室和一个两个炉眼的炉子。他带她到露台上看看附近的屋顶以及广场上教堂的罗马式钟塔。“你家在那边。”他边说边把双手轻轻地摆在她肩上,帮她指认方向。他跟她说他最近才回到罗马,上星期他在雷马拉市采访阿拉法特的葬礼,在场有两万名民众,大伙攀墙,扯下带刺的铁丝网,只为了看一眼阿拉法特的棺木。

他慢慢翻转手环,仔细研究。“哪种男人没有戒指就求婚?”

他们走进室内,来到有空调的酒吧,点了威士忌。一个乐团正准备上台表演,这位瑞典男士名叫汉瑞克,是斯德哥尔摩一家电视台的剪接师。他们聊到瑞典和意大利的新闻界以及伊拉克战争。“我们的工作类似。”汉瑞克说,“名字也很像。”

“我没有订婚戒指。”

卡西克点点头。

“但你没戴订婚戒指。”

“我妈妈过世了,我爸爸住在美国。”

从他们一起抵达琶欧拉和艾多家的那一刻,其他宾客就认为他们是旧识,其中一个客人甚至假定他们是情人,询问他们在一起多久了以及他们怎么认识的。“我们的爸妈。”卡西克淡淡地说,但海玛回想过去,那几个字激起心中的哀愁。她注意到他没有更正那个客人的错觉,也察觉午餐期间,他隔着桌子注视她的模样。她对他迟来的诱惑感到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她眼中,他看起来一点都没变。他还是那个脸庞瘦削、不情不愿踏进她爸妈家的男孩,只不过他的双眼露出倦意,眼睛四周黑了一圈,稍有点松弛。他穿着牛仔裤和一件薄薄的黑色套头毛衣,脚上一双黏性扣带的褐白色运动鞋,一副意大利人的打扮。她依然记得对他的第一印象:一个沉默、穿西装、打领带的少年,不肯吃她妈妈送上的食物。她也记得十三岁的自己,那天晚上对他产生了可笑的迷恋,在他们同住的几星期中,她悄悄地继续爱着他。然而,时光似乎从未消逝,现在仿佛还是昨天。

“但你是印度人,没错吧?”

女人抬头看看,一脸困惑。他顿时明白,虽然她一头黑发,穿着贴身的皮外套,但她不是意大利人。她其实是印度人,他不必用敬语跟她说话,而且,那是一张他熟悉的脸庞。

“是的。”

汉瑞克说,这是他们家第四年在这个度假酒店度过圣诞节。“第一年的时候,拉尔只是个小宝宝。”

那是她外婆给她的礼物,她从十岁戴到现在,也是唯一一件从不拿下的首饰。她始终喜欢手环上的四瓣小花缠绕着枝藤的设计,手腕逐渐变粗时,她还请人把手环切开扩大。“你还记得。”

“你们的家人不介意吗?”

“你小时候就戴着这个。”

“介意什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