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没有看错,这是千真万确的——敌人在搜山!……她正惊愕间,对面山上的机关枪忽然“嗒、嗒、嗒”地震响了。柳明不再在草棵里躲着,不知被一股什么力量驱使着,她的双手变成了耙子,几下子就抱起捆捆茅草把大洞口盖严实了。仔细地看了几眼,她拔腿又飞快地朝山上的草丛中奔去。她没有想到,敌人如果发现了她,会顺着她的足迹追下来——会因此而暴露这座山上全部伤员的隐蔽地点。她缺乏经验,又过于急躁,全然没有思考这些问题。
“敌人要对这一带进行扫荡啦!分区领导通知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说完,这个穿灰色军装的年轻战士一打马,直奔村里去了。
“喳!喳!喳!”她学起了喜鹊的叫声。
骑马的人跑到河边,见有两个穿军装的女同志在洗东西,便把笼头一勒,冲着她们喊道:“同志,快回村去!有紧急情况!”“什么紧急情况呀?我说同志,你说清楚点呀!”小屈举着湿绷带跳起身来。
“咕!咕!咕!”一条嶙峋的石缝中传来了斑鸠的回答。
柳明没提小艾和马的事,急忙追到洞口,说:“院长,您放心吧!您还留在这山上么?有事上哪儿找您?”“我就在这附近。我会常来看你们的。找不着你们的时候,我就学三声乌鸦叫。你听见连着三声哇、哇、哇地叫唤——那就是我。”柳明对老院长忽然滋生了一种信赖、景仰和敬慕之情。这是个言语不多、却脚踏实地地干着极端艰苦工作的知识分子。在根据地,这是个多么难得的老医生呵!……她睁大由于缺乏睡眠、熬得发红的眼睛,望着老院长的步子消失在巉岩背后,这才急步走回洞里来。
“柳主任,我的腿没病。我不骑牲口,更不用坐担架。我能走!”柳明望着这张脸——原来他就是昨夜才抢救过来的张排长。
整个夜晚,柳明都在时断时续的炮声中,在单调烦躁的黑暗中挨过去。每当炮声紧了,柳明和小卜对望一下,小卜就立刻冲出洞外去观察情况。柳明呢,就去看看伤员的绷带松了没有?问问他们有什么感觉?伤口疼不疼?……柳明最担忧的还是那个张德胜排长。坐担架长途行军后,张排长发起高烧来。用听诊器听出他的肺部有罗音,柳明诊断,他除了严重的伤势,还并发了肺炎。怎么办?除了阿司匹林,没有其他任何药品。而阿司匹林对他这种高烧,已经无济于事。柳明不时给他量体温,不时给他听诊……这一切,并不能丝毫减轻她的忧虑和负担;而她的这种忧虑和负担随着那个伤员病情的恶化也越来越重。
“同志,你是医生吧?我问你,这里的伤员多吧?他们的伤重吧?重伤号就坐我这副担架——我和二顺子抬得又轻、又稳,走起山道不晃悠的……”“同志,这些伤号都是前儿个从独流那场战斗下来的吧?要不是你们八路军同志狠狠打击了鬼子兵,俺们那个村子的人可就一个不剩啦!……”“同志,同志!……坐俺们的担架……”“…………”柳明左顾右盼不知回答哪个的问话好。正在这时,一个伤员摇摇晃晃地走到门口来。他的脸黄得没有一点血色,嘴唇紧闭着,眼睛却睁得很大。
除了打过几个盹,柳明始终守在张德胜身边,熬着漫漫长夜。拂晓前,她和小卜商量,张德胜只能仍留在这个洞里——他那衰弱高烧的身体再经受不起折腾了。待其他伤员吃过头天夜晚老乡送来的饭菜后,小卜背着一个不能动的重伤员,柳明搀扶着一个勉强能走的轻伤员,慢慢地向事先侦察好的岩洞走去。其实这些所谓“洞”,只是岩壁上伸出的一块大石块,或者一处佛龛似的凹进去的巉岩。柳明和小卜一次次把十三个伤员都分散转移好之后,天已大亮了,他们也都大汗淋淋,筋疲力尽。然后,他们又分头用割来的茅草把这些“洞口”遮严,实。不知底细的,就是走到跟前,也只看到一堆蓬起的茅草,绝想不到里面有人。一切都安排妥帖——小卜就留在几个重伤员附近的草棵子里。柳明回到大洞里去照顾张排长。
“呵,这马跑得真急!”柳明站到石头上,不安地眯着眼睛望去。
柳明赶快奔向石缝,对隐藏在那里的小卜叮嘱几句,就急步走了。她检查了几个藏着伤员的岩穴后,仍又回到大洞里去照顾张德胜。
正当她们快把绷带和衣服洗干净的时候,“嗒!嗒!嗒!”一阵急骤的马蹄声疾驰而来。
昏暗的大洞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张排长一个人,呼吸短促地躺在铺着厚厚茅草的地上。
在抗日根据地里,柳明还是第一次看见伤员转移的情景。只见那些抬担架的壮汉——他们的名称叫自卫队员,好像从天而降似的,黑压压地拥挤在院子的门里门外。一张张黑黝黝的脸上,露出焦急、关切的神情。
午后,阳光灿烂。初冬的斜晖照在东方山头上,赭色的远峰,染上层层橙黄色、紫色、红色,宛如巨大绚丽的花朵,盛开在雾霭沉沉的天际。柳明从遮掩洞口的茅草堆旁挤出身来,掸掸身上的碎草,迎风站在洞旁的一块岩石上,竟对着这美妙的景色凝视起来。半晌没有听到炮声了,不知外面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她在思考着,突然,全身一颤——那是什么?在斜对面的一座山峰上,在巉岩边,在小径上,在杂草中,一个个钢盔,正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亮光……绚丽的花朵,一下子变成了滚滚乌云。她急忙从岩石上跳到草棵里,蹲下身,心几乎要跳到嗓子外边来。
果然,不到一小时,老院长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病房来。他告诉柳明:九月,咱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战斗中狠揍了板垣师团的精锐部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日寇声称要采取报复性行动,现在果然进攻咱们根据地来了。老院长还说,领导上有指示,让柳明仍旧留在这儿帮助医疗工作;一会儿担架和马匹来了,就迅速把伤员转移到深山里去。
“日本兵不声不响地在搜山了!那边山上有伤员么?……要是搜到这个山头来怎么办?”想着,柳明又探出头向对面山峰上望了一眼。真的,日本兵在搜山。他们端着步枪,蹑手蹑脚地在山间的小路上爬行,在岩石边搜索,甚至用刺刀挑起一堆堆的茅草。
柳明和小屈回村后,急忙去找老院长——他参加紧急会议去了。她们抓紧空隙,就着老咸菜吃了块玉米饼子,喝了碗小米粥,就立刻去给伤员检查伤口、换药。柳明知道,如果敌人开始扫荡,这些伤员一定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这个清水村在大路边,地势冲要,是不能让伤员留在这里的。于是,她急忙为伤员们做起转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