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岔驿别庄
“你如果累了,我们明天再谈。”
杜忠叫女儿来,他知道她一定会来的。
“不必了,谢谢。奇怪,山风使我昏昏欲睡。”
命运和环境把他送到岷山深处的丁喀尔工巴庙来隐居。他不肯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女儿承认,这是自我放逐,是为了抗议他在西安和自己家里所见到的情景,对一切表示不满。他的确喜欢这座喇嘛庙,自成局面,遗世独立。他常写信告诉柔安,他是多么的喜欢山谷的宁静优美,以及喇嘛僧的生活。年届五十五,又经过波折多变的一生,当过大清学院的一分子,嘉兴的地方官,孙传芳的高级顾问,可以说“对政治厌倦”了。孙氏被国民军打败,他逃到日本一年,对日本人敬爱皇帝的作风非常感动。他们虽力求现代化,对过去却有一股怀念的精神。当时他把柔安交给她叔叔教养。一年半后,风险过去了,他回到中国,住在北京,游遍热河和整个长城区,又在山西待了几个月,读遍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还研究古雕刻、石碑和书板。
七分满的月渐渐爬上岩顶,山谷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她发觉李飞的下巴和敏锐的唇部实在太美了。她再度起身,把灯熄灭,又悄悄坐下去。一不小心,脚碰到李飞,他醒了。
“还有一样。他喜欢守古礼的男人。我希望他接纳你,所以才告诉你这些。”
虫鸣声更响了,夜风的香味吹入房间里。过了一会儿李飞的眼皮开始下垂,头也斜向一边。柔安没有动,她恨不得屏住气息。灯光映出他突出的轮廓。她太高兴了,忍不住热泪盈眶。她没有伸手去擦,怕把他吵醒,只觉得泪珠一滴滴地流在脸颊上。后来她发觉他的手松开了,就把小手抽回来,悄悄站起来,把油灯调小。然后拿出一条毯子,盖在他腿上。她静静坐着看他,心里既骄傲又满足。
马夫说:“大家该走了。你们若想在天黑前到达那儿,我们得赶快动身。”
“我仿佛在梦境似的。”他抓住她的小手,她把两人的手都搁在她膝上。
“我忘了。只记得很快乐。”
“你父亲若反对我,你怎么办?”李飞问道。
“梦到什么?”
她立刻回答说:“我知道他会赞成的。我是他的女儿,他不能眼看着我心碎呀。他会的,不过他是老人家,又生病了。飞,我求求你,为了我请不要违背他的意思。他很不容易欣赏这一代的年轻人,他甚至不屑和祖仁说一句话。你很聪明,但是我们都还年轻,我们可以多听少说。”
“只有十分钟?我却做了一个很长的美梦。”
李飞伸手扶她上马,自己也跳上马鞍。在这样的山区,距离根本看不出来。等他们到达最后一道隘口的顶端,已经五点了。
柔安直挺挺坐着,眼睛望着他:“太美了——这里真安详、真宁静——只有我们两个人。”
李飞看到这么壮观,这么淳厚的美景,不觉心神恍惚,仿佛面对一种崭新、奇特、人类想象不到的东西。他们位于海拔一万一千尺的高峰。头在阳光下闪烁蓝白色光芒,山腰则被朵朵白云覆盖着。远处的西方地平线露出一层层蓝绿的山脉,那就是岷山了。但是最迷人的则是喇嘛庙本身,白白的大厦像森林般耸出来,又像王冠立在小丘上,和山坡斑驳的碧绿、深棕形成强烈的对比。整座山谷,就像一片迷离的梦境。仿佛大地刚由造物主手中摆下来,还没有被人手破坏、接触过。耀眼的喇嘛白殿,比谷底的小桥高出五百尺左右,是附近唯一的建筑物,不但没有破坏四周的自然美,反倒像人类精神的颂歌,四处绝壁的献礼。金色的庙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李飞觉得自己到了文明的尽头,迷失在荒无人烟的石峰群里,却看到西藏部落心血的结晶。他听人说北方的甘邦和拉卜楞有金神像和金顶庙宇,却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
“别管我。你也需要休息嘛。来,坐在我身边。”
<b>16</b>
李飞看出她眼中的焦虑:“他这么难侍候?”
“十分钟左右。”
“不,但是我们的观念不一样。我只是担心。毕竟他也算一个大学者,值得我们敬重。”
“咦,我睡着啦!”他抬头看看月亮,问她,“我睡了多久?”
“那就别担心了。我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