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岔驿别庄
李飞想起柔安的吩咐,就上前鞠了一个躬。他尽量注重礼节,给对方良好的印象。他用自信的口吻说出一段客套话。
“赤脚?”
“我早就想听听您的教诲,可惜一直没有这份荣幸。承蒙令爱带我来见您。”
“我以前常打赤脚到这条巷子。”她倚靠着他说。
杜忠伸手把她拉过去,用低沉、愉快的声音说:“柔安,真高兴你来了。”
暮色渐浓。当乌鸦在空中盘旋,鸳鸯也飞回石岩上方的松林中歇息时,村民看到两个影子,一男一女,相互搂着腰,慢慢地走向古宅前的空地。村民们都知道他们是对恋人。
柔安咬咬下唇,强忍欲落的泪水:“爸爸,你好吗?”
他们沿着湖边漫步,看到一长排砖房,屋顶上有通风口,鱼干就存在那里。柔安告诉他,渔夫们在黎明时就出去捕鱼,约在早餐时刻才回来。于是太太们就出来洗鱼,先把鱼鳞和内脏留起来灌溉菜园,然后经过腌、熏的过程,就把鱼挂在岸边草地的长绳上。等到露水滴进肉内,新鲜的空气和太阳又把它吹晒干后,整条鱼就变硬而略带棕色。难怪三岔驿鱼干那么好吃,原来内里有阳光、空气和露水的味道。
“很好。前几天出了一点小事,我们待会儿再谈。我已经一年没看到你了。”
“他是不是病得很重?”柔安用焦急的口吻问。
“我们现在洗吧!”她说。
“不,不见得。来吧,我带路。”这个僧人虽然是藏人,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被选为接待人,这是原因之一。庙内传来僧侣祈祷的嗡嗡声。
柔安知道山里的人都很早睡,达嫂急着做完一天的工作,西北人上床之前,照例要先洗脚。
庙院有一道侧门,通入一间两层楼的里屋,阳台向着铺石的院子。柔安心一直跳,口干,胸中充满复杂的情绪。她觉得有一点罪过,竟让父亲一个人住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他病情如何?是不是苍老了?
他们走向岸边,渔妇们正在补网,渔夫们正抽着烟斗。北方远处升起了层层白雾。
他的眼睛转向暗处伫立的陌生人。柔安马上说:“爸爸,这是李飞先生。他一直想认识你。”
“柔安,我们也得在天水待一天,我在那里见过如水和遏云,他们打算到兰州和她父亲同住。”
杜忠诧异地端详这年轻人好一会儿。他猜一定是女儿的密友。他喜欢那双浓眉下清晰的目光和坦率的眼神。
“是的,他们把我打扮成个男孩子,我父亲想要个男孩。明天我们一定要去看我父亲。我们春假再过几天就结束了。”
当他们再走进屋里,桌子已收拾好了,达嫂问他们:“有热水了,姑爷和小姐是现在洗脚还是待会儿再洗?”
僧侣领他们爬上一道褪了色、有屋顶的楼梯。柔安停下来看看李飞,用手拢好他额上一撮散落的头发。
饭后他们坐在门廊上。过了一会儿,柔安说:“在我这边,月色看得比较清楚。”
僧人掀起一块蓝布帘,说杜小姐来了。木窗关着,桌上摆了一盏银灯。李飞看到一个白衣老人坐在床上,正在抽一管白铜木烟,灯光映出白发和垂胸的白须。杜忠把铜烟管放在桌上,眼睛向他们这边露出炯炯的光芒。李飞退后一步,柔安冲向床前。
达嫂煮了一条鲜美的鲈鱼,两人在油灯下吃饭,真高兴自己远离尘世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