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朱门 > 第一部 大夫邸

第一部 大夫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掌柜的亲自跑来和文博他们打招呼。文博很忙,他认为帮忙就该帮到底。首先他到后台自我介绍一番,想借着安排招待券的机会,看看杜小姐,然后把记者带去见这位唱大鼓的名伶。经过这么一宣传,遏云的声名大噪,茶楼夜夜满座,于是她延长了两个星期表演。这件重要新闻的大标题和李顿爵士到达上海的消息一样,用墨色的铅字印出来,而且还更吸引读者。观众里有不少是游客和穿灰色制服的军人。观光客到了西安,崔遏云的表演竟成为必看的节目之一。

“他们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唐妈咋舌说。

李飞紧张极了,他希望能再见到柔安。范文博最先看到杜氏一家人走进来。

他说得很客气,以免得罪了她。柔安知道水闸是他想出的鬼主意——他回来加入他爹业务之后所想出来的第一个赚钱计划已经发生效用了。她不想和他争辩,只说:“我听爹说过,爷爷就是不依靠武力,才使得三岔驿躲过了一场流血战争。”

“怎么会受伤的?”

春梅专心地听,没有插嘴。香华则一向对丈夫的生意不感兴趣。柔安一心想去听大鼓。在北平的时候,她就很喜欢去听人说书。那些说书的都有一种专门的技艺,把歌曲和音乐揉进故事里去。崔遏云是北平来的。何况,柔安读过一篇文章谈及这个女孩的表演,文章上署名“飞”。一吃完晚饭,大伙儿都准备好到笛笙楼茶馆去。

春梅坐在床边。柔安想了想,说:“梅姐,我想今天晚上吃晚饭时,和您换位子,不想让叔叔看到这个。”她指了指耳朵后面的纱布。

<b>04</b>

饭桌上他爹提起大伯的来信,他把信看了一遍。

柔安不好意思向春梅提起那个送她上医院的青年,告诉唐妈倒无所谓。

“都是傻话。我们重视咸鱼的生意,唯一没做的当然是把湖水闸起来。自从我筑起那道水闸,湖里的水位升高了十尺左右。水量一增加呀,每年我们都抓到更多大鱼。现在我们的咸鱼还远销到太原、洛阳呢。生意将继续扩大,而且我们可以尽量地放鱼苗进去。只要不被河水冲走,鱼就会繁殖得愈来愈多。我真不懂大伯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已经要市政府的人在水闸上贴布告,凡是入侵者都要送法严办。几个士兵就够对付人了。”

柔安好感激。春梅当家,总是为她做好事,并且替她节省开销。春梅继续说:“你不必谢我。大夫邸的财产不是你爹和你叔叔共有的吗?我想你爹也不必觉得是在花他弟弟的钱。虽然老头子爱发脾气,不过我们这可是在分享祖先的财产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不相像的兄弟。就算所有的钱都是你叔叔赚来的,也全是靠那口大湖。俗语说‘抓贼打虎靠血亲’,你爹自尊心很强,我知道,不过他是读书人嘛。家里面一个兄弟做学问,另外一个当商人赚钱,不是挺光荣的吗?”

“我爹就是担心这一点。他说士兵不能阻止战争,倒是会引来战争。他不相信我们可以凭武力去保护这个远在山里头的水闸。”柔安说。

“梅姐,您坐。”柔安拍拍床说。她叫她“梅姐”,因她的地位比仆人高,又是市长孩子的母亲。

茶楼还是和平常一样喧闹,空荡荡的墙,早几年前就该粉刷的斑驳柱子,变了色的桌椅,边上还有一道灰乎乎的废梯。但是在气氛上迥然不同,而且观众之中不乏衣着考究的人士。报上评论都在赞扬这位唱大鼓的艺人。星期六晚上总是比较叫座,有学生,有店员,连市政府和铁路局的职员们也带着全家大小出动。茶楼的生意是空前地卖座,掌柜的看着人们一批批地进来,好几次笑得嘴都合不拢。

她看到柔安的脚微跛,就说:“怎么,出了什么事?”

李飞三人来得很早,占了中央一张离戏台只三两尺的好台子。座位经过特殊的安排,其他客人看到几张台子柱上“已订”的牌子,都猜到了会有重要人物来。

她直到替柔安清洗膝部,仔细包扎后,才放下心来。柔安一拐一拐地上床时,春梅正走进来。春梅是个二十八岁的少妇,有尖挺的鼻子,高耸的颧骨和灵活的眼睛,从她的衣着看来,谁都会以为她是这家的小姐。她留着短短的烫发,身穿黑缎长裙,衬托出她优美的身段。她精力充沛,常过来找柔安聊天,毕竟柔安是这幢屋子里唯一与她年纪相仿的女人。她跨上台阶,就大声宣布自己的光临:“三姑,真高兴你回来了。我听唐妈说你昨天没回来。”

“他昨天晚上问起你,我告诉他你要留在学校开会。”她对小姐眨了眨眼,接着说,“把手表拿给我,我会派人拿去修理。”

祖仁带着急速、半谦虚的笑容看着堂妹。

“那简单,你把头发放下来,老头子看不见的。”春梅总是在背后叫杜范林“老头子”。“老头子”比“老爷”亲密些,又不像“老古板”那么不敬。

“柔安,你爹是个大学者,但是他不懂得做买卖。”

柔安把事情经过告诉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