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朱门 > 第一部 大夫邸

第一部 大夫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告诉我为什么点这段《宇宙锋》。”

李飞感觉出自己目前的处境。他深信,如果柔安能自己做主,一定会给他一个再见的机会。他相信彼此之间有很多话要说。他几乎敢确定,她虽然畏惧叔叔,但是在某些地方,一定有她自己独立的思想。在告诉他别把她的名字登在报纸上时,他看出了在那双灵巧的眼睛后隐藏着的忧虑。

“这出戏我曾经看过一次,过后一直忘不了其中的剧情。有些故事我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当初这出戏好令我感动。”

柔安伸给他看。她的手又白又嫩。“还在走,我拿去修过了。”她愉快地对他笑着说。

“难怪他有个这么特别的女儿。”

“很高兴那时候你把表弄丢了。要不然你跟其他女生回学校,我也不会认识你。这叫做缘分。”

“对。如果你能引经据典,对古代思想表示同情,那么他会和你谈话。很多保皇党都过世了,他可能是最后的残余分子之一。”

她盯着他的眼睛,低柔地说:“你相信缘分?”

“杜小姐,和你们坐在一起的漂亮姑娘是谁?”文博问道。

范文博在这儿仿佛回到家一样,看起来好像城里的混混。他把毡帽歪着一边戴,直到屋里热得吃不消才脱下来。屋里充满了男男女女的喧嚷声,大家都是来听这个北平来的人说书的。茶房熟练地越过客人的头抛递热毛巾,忙着把铜壶里的开水倒进客人的茶杯里,分送瓜子、糖果、五香牛肉干,找零钱,搬凳子,为晚到的客人在新板凳上挤出个位子。没有人注意舞台上的动静。杂处的客人里从衣着华丽的妇女到一般的劳工,大家共聚一堂同享今晚的节目,准备为这位女艺人在完美旋律中的圆润嗓音所动容。

柔安看了看香华,犹疑了一会儿:“她是替我叔叔照顾孙子的保姆。”

晚饭后,他们到笛笙楼去听崔遏云说书。崔姑娘要八点才出场,但是茶馆已经座无虚席了。文博和茶房很熟,茶房特地为他们保留了一张台子。

如水对香华谈及他在城里参观了一座回教庙宇,那是几世纪前元朝建筑的。他告诉她远在一千年前唐朝的时候回人自中亚来中国的经过。香华从来没进过回教庙宇,因为她丈夫不感兴趣,而她又不敢单身前往。她听得津津有味。

“他应该是个很风趣的人。”如水说。

“大概吧。我也不知道,我宁可信其有。命运拉着线,而我们对它却毫不知情,这样比较有意思。主宰命运的神仙真是幽默大师,他喜欢捉弄人,看到一对男女为爱情受折磨,他就开怀畅笑,这才扭动了线,使他们团聚。等到那对男女顺利地定了亲成了婚,他就对他们失去了兴趣。有时候他也是个愚弄大师。”

“见过,他的书法很有名。当他在碑林观察古代铭文时,我遇过两次。”

李飞的眼光停在她身上。他喜欢刚才她走过来,只简单地说一声“你好吗?”的方式。那时她脸红了起来。他很健谈,她被迷住了。

“你见过她父亲杜忠翰林吗?”

对这种坚决的保皇分子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他宁愿被风暴淹没,也不肯随波逐流。现代乱世促使他对自己的信念深信不疑,他孤独地为目标奋斗,寂寞地支持着艰涩的理想。然而,高耸挺直的老橡树也许会被斧头砍倒,内部却不腐烂。面对混乱的共和政府、不识字的军阀、不学无术的官员,和受了现代教育却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陌生的半文盲——好比他的亲侄儿祖仁,他当然鄙视这些了。他把这一切归咎于帝制的废止。原因也许不在这,可是国民政府的政治分裂使他坚信,中国已经没落了。他单纯地以为日本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仍有个天皇,人们心中的忠诚尚未消逝。

柔安的心思里只有李飞。

杜忠有两条信念。一是即使中国革新,也该和日本一样保持帝制。二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他是指汽船、枪炮、电气和水管之类的东西。后来这成为流行的公式,没有人能动摇他的这两条信念。

“让我看看你的表。”

话题转到柔安父亲的身上。杜忠是个暴躁、难相处,但是很特殊的人。身为儒家信徒,他对已逝的王朝具有莫名的忠诚,对民国毫无好感。虽然他坚持实行帝制,但是袁世凯称帝时,他拒绝为他做事。他认为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是篡位者。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时,他和翁同龢、康有为都是保皇党,极力反对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