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冬牧场 > 二 三天的行程

二 三天的行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在烧茶的时间里,我俩抓紧时间搭建临时帐篷。帐篷支得很简单,就把两排房架子呈人字形相对拉开、上端抵拢,连接处用羊毛绳绑紧,再盖上毡片。本来我觉得就两排架子随意一撑,未免太不稳当了。可一盖上沉重的毡片,松松垮垮的架子立刻稳稳撑在地面上,不易晃动。

此处的地表糊有较厚的牲畜粪层,看来是一块使用过多年的驻地。

至于骑马,明明是马在走,我却累得不得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手里拿的东西太多。一共如下:马鞭、马缰绳、骆驼缰绳、温度计(想随时掌握气温变化,塞在温暖的口袋里会显示得不准确)、奶酪(随时啃一口)、相机、小型摄像机——以至于除了牵丢骆驼,还好几次差点掉了马鞭。掉了的话就麻烦了,穿那么厚,怎么下去捡!为安全起见,我把马鞭套在手腕上,温度计拴在手套上,骆驼缰绳绑在马缰绳上,奶酪衔在嘴里,相机和摄像机挂脖子上。如此这般叮叮当当挂满全身,跟棵圣诞树似的。

因为只是为期三天的行程,此行的给养便只载了一峰骆驼。总共就几床被褥、两排房架子<a id="noteBack_1" href="#note_1">[1]</a>、几块大毡片,以及一壶水、一大包食物、一只铁皮炉子、两截烟囱、几副碗筷,还有一小块桦树皮(用来引火)和一大捆柴枝——戈壁滩上很难找到木柴,只有碎草。

半上午,气温升高时,队伍已经完全走出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进入了一大块开阔平坦的戈壁滩,地表浅浅地点缀着干枯稀薄的植被。羊群和大畜行进的速度渐渐放慢——它们要用餐了。我和加玛则加快速度,领着驼队继续往西南方向前进。

云朵在前方视野中迅速变幻形状,东西移走。天空苍茫,大地无尽,我俩默默无言。和此时的寂静相比,疲惫感退后。风越来越大,天地间呼呼作响。我戴着口罩,围着围巾,笼着围脖,还扣了顶有护耳的大帽子。整个脸部只露出眼睛那儿的一道半指宽的缝,眼下世界狭窄又压抑,却很安全。很快,眼镜片因口鼻呼气覆上了一层白霜,这白霜越来越浓重,眼下除了前方加玛模糊的背影,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但也不需要看见——世界畅通无碍,马儿自会沿路前行。才开始,每过一会儿我还摘下眼镜用手指擦擦镜片,后来就懒得动弹了,坐在马上等着时间过去。

等穿过这片单调空旷的荒野,地势渐渐又有了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片广阔的微微低陷的盐碱滩。半个小时后,驼队走进了这盐碱滩西面边缘一处高地的背风面。当我看到加玛翻身下马,走向骆驼时,心里一阵喜悦。到了!今天的行程结束了!

出发这天大家都起得很早,曙光微明就开始打包、往骆驼身上挂绑重物、赶马、合并羊群。居麻的邻居们也都来帮忙。清晨七点,队伍出发了。同行的胡仑别克牵来我的马,我一手拽着马鞍子一手揪住马鬃毛,好容易才爬了上去,又好容易才坐稳当(穿得实在太厚……)。这时,奶奶(居麻的妈妈,这个冬天里,她将留在定居点)走到马下,为我扯了扯皮裤,使之更严实地盖住脚踝。她的细心与温和令我不那么紧张了。

此时天光大亮,空气清冷,羊群已移动到远处的大路上。不远处的加玛大声招呼我跟上。我和大家挥手道别,踢踢马肚子,小跑着赶了上去。

这一路上得走三天,将由我和十九岁的姑娘加玛负责管理驼队(三十来峰骆驼),由与我们合牧的邻居新什别克及一路上同行的胡仑别克管理羊群(三家的羊加起来近五百只)和大畜(牛、马共上百头)。居麻和嫂子,及新什别克的家人则三天后才雇汽车赶到,带着为这个冬天准备的成吨的粮食、饲料和冰块。

较之羊群,我和加玛的驼队走得稍快一些,得提前赶到当天的驻地搭起临时栖身的三角形简易帐篷,准备好热茶迎接大部队的到来。而男人们呢,则慢慢跟在后面,由着羊群、牛群和马群一路上慢慢啃些枯草和残雪。长途跋涉是辛苦的,总得让人家哄哄肚皮吧。

上午,驼队和羊群、大畜一直走在一起。队伍浩浩荡荡过了乌伦古河吊桥,再横穿乌伦古河南岸的公路,向南面攀升上一处沙砾高地,眼前顿时展现无边无际的丘陵地带。一小时后,我们就远远抛离了乌河一带的村庄,深入了荒野。

我一下马,加玛就安排给我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当马桩。因为眼下大地坦阔无物,实在没有地方系缰绳。于是我牵着所有的马和骆驼,在驻地走来走去,卸骆驼,拆包裹,支炉子……干这干那。等加玛腾出手来,卸了马鞍,领头骆驼也完全卸了浑身的重荷,这才解开缰绳让大家放风。刚开始大家还在附近徘徊,渐渐地,就走得越来越远了。

才骑了一天的马,我的脸和手背就全皴了,非常疼。很想洗一洗,却没水。带来的那壶水早就冻成冰坨了,一滴也倒不出来。想起包里还有一袋湿纸巾,取出一看,也给冻成了一块铁皮,硬邦邦的,揭也揭不开。

加玛去找雪,我生炉子。但铁皮烟囱已经给挤扁了(有一峰骆驼总是紧紧挨着负重的骆驼走,并不时在它身上蹭痒痒)。我想找块石头砸一砸,在附近寻摸半天,所找到的最大石头还不如一只核桃……只好用脚跺一跺,用手捏一捏,勉强使之张开,硬套在铁皮炉子上。

炉火很快生起,加玛也扛回了半袋雪。用来化雪的是一只大锡盆,经过这一路的颠簸,盆里已经落满了灰土和枯枝(一路上被压在柴火下面)。我好奇加玛怎么洗它,结果她根本没洗,直接把雪倒了进去,再把盆搁在炉火上煮了起来。

化出水后,我细细地洗了手和脸,硬硬的皮肤柔软多了,舒服多了。再掏出管状的护手霜,却怎么也挤不出来——原来也给冻成了结结实实的一大块。

眼前起伏的大地空空荡荡,只有痕迹微弱的一条土路。太阳刚升起不久,蓝天空旷。走了这么久还不见停歇,使得队伍有些不安。绵羊紧跟着山羊,孩子紧跟着母亲。马群不愿和牛群走在一起,牛群非要和马群走在一起——追来躲去,时不时出现小混乱。鼻孔还没穿木栓的散骆驼最没出息,一见到指头粗的一小绺草就挪不动脚了,不时掉队,根本不晓得自己正在出远门的路上。两个男人生气地喝骂,左奔右突,收拾不听话的家伙。

只有羊群最懂事。大家埋头前行,始终簇成紧紧的一团,一步也不敢和大部队稍离。

鼻孔穿着木栓的十来峰骆驼也很听话,被绳子系成一长溜,无怨无尤地给牵着走。头驼还负着重呢。

我负责牵骆驼。总的来说,骆驼对我还算友好,就是喜欢咬我的帽子。牵骆驼这个活儿也不需操什么心,把缰绳捏紧就行了。尽管如此,一路上还是牵丢了两次——一次都走了半公里了,听到赶羊的加玛在远处大喊,才发现手里只拎着一截空绳子。另一次是骆驼之间的缆绳松了,走了半天,身后只跟着一峰头驼。其他骆驼全停在老远处,纳闷自己为什么没人管。(驼队虽然被绳子系成了一串,但那些绳子不能打死结,怕出意外的时候骆驼无法挣脱。于是,一峰倒了霉,一连串的都得跟着倒霉。)

唉,没法子。穿得实在太厚了,脖子给卡得死死的,只能笔直梗着,不能点头也不能仰头更不能扭头。要想回看身后的动静,必须抖动缰绳,引着马儿一起整个儿转过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