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冬牧场 > 十二 嫂子

十二 嫂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id="note_1" href="#noteBack_1">[1]</a>上年纪的女性长辈之意。

可我觉得居麻这家伙很多时候非常任性,很多时候一点也不体谅嫂子。有一次家里的晚饭眼看就出锅了,他还跑到隔壁去聊天。我俩等了许久也不见回来,又不方便为这种事去叫他回家(在牧场上,吃饭这种事嘛,见者有份。城市和农耕地区才各家吃各家的,毫不惭愧)。最后嫂子只好盛了大半盆炒面片叫我送过去,让他与邻居分享。于是我们两人少吃了很多。

可后来居麻还发了一场牢骚,说自己放了一天的羊,那么辛苦,回到家却不能立刻吃饭,还要让他等。所以赌气跑到隔壁蹭饭……可是那天嫂子也很辛苦啊。那天傍晚突然下雪了,我俩赶在羊群回来之前拼命清理羊圈,干了很久的活,回到家都很累了,休息了一会儿才做饭。再说了,那天隔壁家的晚饭不是做得更晚吗?……

夫妻俩偶尔也会起争执。那时的居麻总是暴怒不已,以嗓门大和语速快屡占上风。而嫂子不为所动,细言细语、冷静分辩,到头来总会取得最终胜利。而这种胜利表现出来时,倒像是两人的共同胜利。居麻便心平气和,再无话可说。我觉得实在有趣……

除了偶尔的争吵之外,两人还时不时生会儿闷气。谁也不说话。也不知为了什么,更不知如何收场。于是一整个晚上,居麻不停扯着我没话找话说,而嫂子能一口气捻完全部的羊毛。最倒霉的是小猫,经过谁就会挨谁的打。

第二天喝早茶时,冷战继续。居麻喝完一碗茶,递过去空碗。嫂子没有伸手去接,居麻只好放在餐布上。嫂子取过碗续茶,再放回原处,不顾居麻的手已经伸了过来。

若是受伤后第一时间就用冷水浇洗患处,伤情也许会缓和许多。嫂子又是怎么想的呢?——好像受伤这件事的严重性远远排名在几只炸糊的油饼之后,又好像表现出对伤痛的重视会是多么丢脸的事……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坚忍与节制。

然而嫂子又远非无趣刻板的人(当然,也远没有居麻那么出精捣怪),偶尔迸发的幽默感还是很扎实的。

嫂子逗弄小婴儿喀拉哈西时,总是说:“喀拉哈西,跳舞!喀拉哈西,笑一个!喀拉哈西,姐姐在哪里?喀拉哈西,阿帕<a id="noteBack_1" href="#note_1">[1]</a>在哪里?……”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哄法了。哪怕小家伙已经被重重上绑,一动不动地固定在摇床里了(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牧人孩子入睡前都会被绑这么结实,我猜,大约这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怕婴儿从马背上颠下来?),她还在津津有味地撺掇:“喀拉哈西,跳舞!喀拉哈西,姐姐在哪里?”喀拉哈西无奈极了。

隔壁家的喀拉哈西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重心,使家里永远充满欢声笑语。而我家就无聊多了,只有一只猫。于是嫂子灵光一闪,给小猫也取名为“喀拉哈西”。从此,嫂子一有空就扯着梅花猫的两只小前爪命令它唱歌、跳舞、指认姐姐和阿帕,也不管人家配不配合。

没多久,居麻也落得同样的绰号。一大早上,嫂子就甜言蜜语地哄道:“喀拉哈西?嘿!喀拉哈西!起床了,你看,姐姐都起来了!”

居麻最先耐不住了。他左思右想,突然飞快地脱掉身上的旧外套,起身从粪墙上取下装着干净衣服的编织袋,掏出最好的那件衣服——果然,嫂子中计了,扑过去就抢衣服。居麻扯着另一头不放。两人僵持许久,突然“扑哧”一声,一起笑了起来。接下来,换不换新衣服是次要的事了。两口子坐回餐布前继续喝茶,开始不停地说这说那。唉,真的好久没说话了。

在结束一场辛苦的劳动之后。两人回到家,站在地窝子里,疲惫又茫然,似乎一时不知接下来该先干什么好。居麻便一把搂住嫂子,他以为这样会吓嫂子一跳。谁知嫂子这时难得幽默了一把,立刻也反手搂住他,倒把他给吓了一跳。于是两人如此这般在炉子前勾肩搭背地站了好一会儿,亲热得让一旁的李娟都看不下去了。李娟取出相机,他们立刻同时撒手。

嫂子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女时代生活在距离阿克哈拉三十多公里外的恰库图小镇。有一次我问:“恰库图离阿克哈拉那么远,你们当时咋认识的?”——顿时打开了居麻的话匣子,说了老半天。原来当居麻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眼光蛮高的,前前后后结识过好几个姑娘,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好容易看上一个,双方父母又不同意,便渐渐折腾成大龄青年。直到某年秋天,他在恰库图的一场拖依(舞会、宴席)上认识了嫂子,从此三天两头往恰库图跑……他喜滋滋地说:“左看,右看,还是这个丫头子最好!瘦瘦的,高高的,白白的……”一来二去就绕到手了,至今得意非凡。嫂子在一旁端着茶碗抿茶,不知听懂了没有,神态安然。

显然居麻对自己的婚姻还是极满意的,叹道:“要是过得不好,早就离婚啦!”接下来,向我列举了村里一些刚结婚就离婚的夫妻,以及一些结婚多年了又离掉的——“唉,现在的人,脾气越来越大了!”说完,扑在嫂子怀里,用抽咽的声音撒娇道:“这么好的老婆子,给我生了四个娃娃的老婆子……呜呜……”嫂子一手抚摸着他的头,一手持碗继续喝茶,不为所动。

快要离开这个家庭时,我挑一个光线柔和的黄昏给这夫妻俩好好地拍了几张照片。看照片时,居麻沉重地说:“我明明站在这边,你嫂子的头为啥要往那边偏?可能不喜欢我了……”

居麻倒是非常配合。嫂子说:“喀拉哈西,跳舞!”他就缩着脖子和胳膊,前后摇晃不停。

嫂子说:“喀拉哈西,姐姐在哪里?”他就把指头伸到自己下巴边,害羞地指向我。

关于“喀拉哈西”这个笑话,不晓得隔壁的妇人萨依娜晓不晓得,乐不乐意。

相比萨依娜,嫂子邋遢了许多。有时头巾一歪,就露出乱糟糟的头发。两根辫子也不知是哪一年编的,散成了两只大饼。而萨依娜永远头巾裹得紧紧的,辫子梳得光溜溜的。当然了,嫂子远比萨依娜操劳,尤其在加玛走后,更是陀螺一样整天忙得团团转,哪顾得上拾掇自己。

烤馕前,揉完面通常还要醒一会儿,醒面的空当里她就争分夺秒地捻线。于是在馕块里吃出羊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一次还吃出了一团报纸)。烤馕时,烤好一面后,翻过来烤另一面的那段时间里,她能绣两寸长的黄色羊角图案。衣服洗到一半,没热水了(雪水太冰,洗衣时,嫂子会把化雪的大锡锅支在外面空地上烧热水)。等热水的时间里,她回地窝子里边烧茶边在新毡片上描花样子……所有破碎的时间缝隙都被她填得满满当当,连去隔壁家喝茶聊天都从不忘带上纺锤或绣了一半的毡片。干完牛棚的活回来,一边休息一边思索——实在没什么事可做了,羊毛线捻够了,新毡片刚染好还没干,李娟已经背了两袋雪回家……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起身拆了两只旧枕头,掏出里面的羊毛片——就洗洗枕头套子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