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牛的冬天
那天,男人们把大黑牛绑在那辆北京吉普车的狭小车斗上。给它披了条旧毯子,象征性地用来遮挡一路寒风。小牛则被绑成了小小的一团,用毡子裹着塞进一只编织袋里,再塞在车座下面……谁叫它小呢……这一路真够受罪的。要是一个人的话,这么给绑着蜷缩一路,浑身麻也麻死了。
因为牛要走了,最后一次挤奶时,嫂子又下狠心挤了一大锅,让我们连着喝了三天的好奶茶。
既然大黑牛下奶了,嫂子就下狠心挤了满满一水勺(约一公斤半)!于是我第一次吃到了牛初乳。真是不可思议,牛初乳黄澄澄的,糨糊一样又浓又黏。这么黏根本没法煮,一煮就糊锅,只能放在锅里蒸。蒸熟后,看起来跟鸡蛋羹一样,却比鸡蛋羹瓷实多了。味道居然也和鸡蛋羹差不多,反而没什么奶味。这一大碗奶羹放在餐布中央,大家使用同一根勺子舀着吃。小牛在床边气呼呼地卧着,可能知道我们正在瓜分它的口粮。
谁叫它自己不好好吃饭呢?好像这个陌生的世界远比妈妈的奶水更有吸引力似的。总是没喝几口就烦了,掉头就跑。害牛妈妈跟在后面追,边追边苦苦呼唤。
居麻说的没错。果然,才到了第四天就抓不住这小家伙了。一放出去就满世界撒欢。到了第五天,又新学会一项本领:跳跃。于是尥着蹶子一边蹦跳一边跑,出尽风头。所有大牛小牛都扭头诧异地看它。而它居然还是认不得妈妈。一路过其他的大牛,不管是公是母,就凑到人家肚皮下找乳头,因此老是挨顶。并且争强好斗,一看到另外三头小牛就冲过去挑衅(估计它也晓得体态更大的大牛不好惹……)。可怜它脑袋上光秃秃的,角都没来得及长,哪里是其他小牛的对手。
总之小牛很快爱上了外面的世界。才开始还需要人把它抱出去,后来一开门,就自己往地面上跳。一出去就绕着羊圈一圈一圈地展开田径运动。它的妈妈则焦急地紧跟其后,一圈一圈地边喊边追。唉,每天傍晚的放风时间有限,只顾着玩的话就顾不上喝奶了。真是让人担忧。连小婴儿喀拉哈西每天都得喝很多遍奶呢,它刚出生一个礼拜,一天却只喝一两次,可真能忍饥挨饿。
居麻说小牛十几天后就能自己吃草了。于是扎达采回了一大束荡漾草,用绳子系了挂在天窗下。柔软的荡漾草是冬天里最好的饲草,所有牛都爱吃。可它毕竟是干草,和小牛柔嫩的嘴唇相比,还是过于粗糙了。唉,还是夏牧场出生的小牛有福,满地都是青草。
虽然这是生命必经的历程,但那情景还是令我有些难过。
每天系牛时,嫂子根据每头牛的体质安排床位,从最温暖的牛棚深处,一直到漏风的牛棚门口,依次安排着哺乳期的奶牛、奶牛、小公牛。但总有些家伙对床位的安排有意见,非要往里挤不可。而且一旦挤到最里面,便堵在那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谁靠近就顶谁。每天系牛时,嫂子就像搏斗一样,拳打脚踢,骂个不停。
奇怪的是,每次嫂子都会第一个系那头大黑牛,给它安排最好的床位。可它明明看上去最壮实嘛……直到它产下宝宝,才知道原来是位孕妇啊。
黑牛宝宝是一月中旬里的一天清晨出生的。一大早,出去赶大牛的嫂子把消息带回了地窝子。我大喜,放下茶碗就跑去看。原来刚出生的小牛比狗大不了多少。瘦骨嶙峋,眼睛却贼大贼大,肚子上拖着长长的、脏兮兮的脐带。这会儿大黑牛肚子全瘪了,松垮垮晃悠悠地垂着。这时才看出来,这头牛竟然这么瘦弱。
大黑牛无限爱怜地舔着宝宝,一点也不嫌弃这个又湿又丑的小东西。小牛四条腿细得站都站不稳,撑都撑不起身子,还想拼命躲我。
果然,那把草悬挂了一个多礼拜后,有一天小牛真的抬头去咬它了!我第一个发现这事,赶紧通知大家。在所有人的凝视中,它果然又抬头咬了第二口。大家都高兴极了。
到了第二十天,小牛骨架厚实了许多,皮毛也更浓密了,显得更加漂亮神气。黑鼻子亮晶晶的,眼睫毛又密又长,像小狗一样支棱着大大的耳朵。但脾气仍然很坏。在放风之外的时间里,永远一副气鼓鼓的模样,谁也不搭理。
托小牛的福,那段时间我们日子过得可真好啊。每天都能喝到浓浓的奶茶……刚分娩小牛的母牛产奶量可真高!
可惜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就结束了。在二月中旬一个温暖的日子里,居麻的亲戚雇车从阿克哈拉赶来,接走了黑牛母子。因为他家有刚出生的婴儿,更加需要牛奶……冬天寒冷又贫瘠,奶牛们的产奶量普遍降低,牛奶非常宝贵。
那时离我们拔营北迁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么小的牛,恐怕经不起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正好托这位亲戚提前接走,帮忙照料。牛奶嘛,就算是补贴费喽。
居麻高兴地说:“别看今天不能走路,等明天就能慢慢地走了。后天就能快快地走,到了大后天,李娟你抓都抓不住它!”
大牛棚太冷,嫂子把它抱回了地窝子。大黑牛非常生气,也不出门吃草了,堵在地窝子门口,愤怒地嚎了整整两天。我都替它伤心。也替它担心,刚刚生了宝宝,身子虚弱,得赶紧吃点东西补一补啊。(有一件事不晓得居麻他们是不是做错了。他们把牛胎盘扔了,不给母牛吃。他们说吃了这个就不下奶水。可据我所知,刚分娩完的母兽吞吃自己的胎盘是天性,是产后最重要的一项进补……)
小牛大约不知外面抗议的那个吼叫声是为着自己。它无动于衷地生着闷气。卧在天窗下的粪土上,干瞪着眼睛,下巴颏平搁在地上,鼻头挤得皱皱的,发不完的呆。
大黑牛头两天坚决不离开我们的地窝子。堵在门口,恨恨地盯着每一个从门里出来的人,还咬坏了我挂在门口的温度计,踩坏了我们的塑料天窗,挤倒了天线锅。到了第三天,估计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只好跟着大部队同去吃草。但只吃了两个小时就独自赶回沙窝子,继续堵在门口示威。示一会儿威又饿了,又去追赶大部队。肚子刚填了三分饱,又心事重重往家赶……一天来回奔波好几趟,也不嫌折腾。
就在第三天,大黑牛下奶了。我把小牛抱出地窝子让它吮吸,真沉,得有三十斤吧。牛妈妈的肚子长时间撑着这么大一块东西,一定很累。而且每天还得走那么远的路去找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