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新邻居
<a id="note_1" href="#noteBack_1">[1]</a>牧人喝令骆驼卧倒的指令声。
那个大一点的黑孩子叫阿特罕。开始还以为他才三四岁,一问之下,已经五岁了。
虽说牧业上的小孩在七八岁之前都是中性的,性别感非常模糊,但阿特罕不。这小子一看就是男的,男气十足,勇猛而果敢。比起父母,他抢先一步和大家混熟。不到半天,出入两家地窝子如无人之境。大家和他说话时,也像对待真正的大人一样,措辞庄重,逻辑井然。绝不说戏弄的话。他能和大人聊很长时间呢。还敢于反驳,敢于“豁切”。
相比之下,他的弟弟胆怯多了,直到三天之后才不躲人。平时总见他一个人在沙地上骑着扫把,挥着马鞭跌跌撞撞地跑来跑去,满脸驰骋万里的豪情。
那家女主人来串门时总是带着小儿子。小家伙坐在床边,挂着鼻涕,咧着嘴,呆呆地半天一动不动。直到梅花猫出现了,这小子的眼睛才活过来,他蛮横地一把抓过猫,紧紧搂着,掐着人家的脖子,非要和它亲嘴。还非要给它掏小耳朵。还拿出大人给的一块奶疙瘩慷慨地与猫分享。梅花猫看在奶疙瘩的分上,放弃了挣扎。于是乎,猫啃几口,小家伙再接着啃几口,愉快地分着吃了。大家都爱奶疙瘩,并且都不嫌弃对方的口水。
而孩子他妈就无趣多了,目不斜视坐在席间。一边急切地和嫂子说这说那,一面拼命剥糖吃。八辈子没吃过糖一样,面前摊一堆糖纸。
于是没日没夜地叫啊,吵啊,咬啊……嫂子心烦意乱,不住地说:“安拉啊,安拉!……”
有什么好吵的呢,统统都饿着肚皮。
我家的熊猫狗不消说了,每天分给它的狗食还不够填它牙缝的。新来的一家则根本没见他们喂过狗。小小狗整天可怜兮兮地反复舔羊碗——他家有一只冬羔,整天拴在毡房门口晒太阳,面前摆只碗。那碗随时都是空的,可小小狗还是隔三岔五满怀希望地过去瞅一瞅,舔一舔。舔得锃亮。小羊卧在毡房墙根儿,无奈地看着它,似乎想说:“要真有吃的,还轮得到你吗?”
那只小小狗真是初生小狗不怕大狗。别看才一丁点儿大,在饿着肚皮的情况下,也能把熊猫狗咬得团团转。
新邻居家的猫和我们两家的猫倒是非常客气,见了面还握握手。
孩子们多快乐啊!多让人羡慕。去背雪的热合买得罕专门带上了阿特罕,并在他肋下一左一右横着绑了两根长棍。见我诧异,解释道:“骆驼!”……我顿时大乐!搬家的时候,往骆驼身上挂各种箱笼,绑大件家私之前,人们就会这样在骆驼肚子两边各绑一根长棍。然后以这两根棍子为基本的着力点,往骆驼身上堆起全部的重荷。
阿特罕非常乐意扮演骆驼的角色,并表现得像真正的骆驼一样听话。脖子上还拴了根绳子,乖乖地由热合买得罕牵着走。两人爬上沙丘,去到背阴面的积雪处停下。热合买得罕说:“却普<a id="noteBack_1" href="#note_1">[1]</a>!”小家伙立刻像骆驼一样屈膝跪下。热合买得罕解下“缰绳”,踢踢“骆驼”的屁股,意为可以自由活动了。于是“骆驼”跑到一边,找一处没有雪的空地,躺上去左右扭动打起滚来(这也是骆驼的习性。因身上有寄生虫,负重时没法蹭痒痒,松绑后,第一件事就是满地打滚止痒。哎!多么入戏啊)。另一边,热合买得罕开始装雪,装满一大一小满满两袋雪后,再“冒冒”地呼唤(标准的唤骆驼的声音)。小“骆驼”闻声飞快跑来,任热合买得罕把小一点的那袋雪往自己肋下的两根长棍上绑。绑好后,热合买得罕又系好“骆驼”缰绳,另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再扛起自己那一袋雪,牵着“骆驼”踏上返程。谁知才走了十来步,“骆驼”就受不了——那袋雪太沉了!毕竟小家伙才五岁啊。作为不合格的骆驼,他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轻轻地说:“不行了……”热合买得罕只好为他解下袋子,把里面的雪舀出一小半倒进自己的袋里,把剩下的再度绑在小家伙肩膀上。两人重新上路。这回小家伙再也没说什么。两人一前一后,由缰绳连着,慢慢下了沙丘,向家走去。
当时我也在背雪,从头欣赏到尾,没有打扰两人的表演。等回到家时,才抢上前替小家伙松绑。顺便拎了一下雪袋——还蛮重呢,至少四五斤。
接下来,小弟弟为小哥哥的扮相喜出望外,牵着骆驼哥哥洋洋得意地到处走。喝午茶时,当大人要摘取“骆驼”肋下的长棍时,弟弟气愤地哭了。
嗯,这是游戏中的劳动,将来会成为生活中的劳动。
马呢,刚到地方,转个身就跑得没影了。
可能正是停留时间短暂的原因,新邻居家的羊没与我们的羊合群。晚上独自停在羊圈东面倾斜的空地上。早上错开时间出发,并尽量赶往两个方向放牧。
新邻居家的羊无论怎么看都不对劲,一个个长得怪模怪样,特不协调。哪里不协调呢?据我进一步观察,原来是腿太细了——看吧,一个个硕大的身子,却由四根纤细小棍支撑着,难怪看着不对劲……可回头再看我们的羊,竟发现我家的羊腿也一样细。不知为什么,我家的羊就很顺眼。
这家人一到地方,拾掇完毕,第一件事就是在羊群过夜的斜地边也立了个高高的假人。可我们在沙丘最高处不是已经立了一个假人吗?难道是因为没有羊圈保护,所以格外谨慎?
明明只多了两个小孩,可一出门,顿感到处都是小孩。从扎达往下,一字排开五个。整天扯着旗子跑来跑去,分作两派打伏击战。然后再分为两派在沙地上挖陷阱。挖好后盖上碎草,铺上破塑料袋,撒上沙子,掩饰一番,再引诱另一派去踩。往往,踩中陷阱的人会比挖陷阱的人还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