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人类群星闪耀时 > 11 壮志未酬

11 壮志未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斯科特

<a id="note_4" href="#noteBack_4">[4]</a> 罗伯特·皮尔里(Robert Peary,1856—1920),美国探险家,宣称与自己的探险队于1909年4月6日成功到达北极点,这一说法在20世纪被广泛接受。目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说法来自英国极地探险家瓦利·赫伯特,其在一本书中总结道,皮尔里并未真正到达北极点,其到达的地点距离北极点97公里。

但年轻的20世纪早已不耐烦地伸出了双手。它在实验室里锻造出了新的武器,找到了抵御危险的最新盔甲,所有的阻拦只会助长其贪婪之心。它想知道一切真相,它已经想征服它的第一个十年,而这在其之前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哪个世纪做到过。国家间的对抗开始摆在个人勇气面前。他们要争夺的不仅仅是南极点,还有旗帜,究竟哪面国旗应该最先在这块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上空飘扬?一支不同种族和民族组成的十字军开始在这块因渴慕而变得神圣的地方行进。人群从世界各地重新蜂拥而来,人类等得已经没有了耐心,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最后一个秘密。皮尔里<a id="noteBack_4" href="#note_4">[4]</a>和库克<a id="noteBack_5" href="#note_5">[5]</a>从美洲开始,准备向北极点进发,两组舰队驶向南极:其中一组由挪威人阿蒙森<a id="noteBack_6" href="#note_6">[6]</a>指挥,另一组由英国人斯科特上尉指挥。

经过短暂休整,探险队于一月份在地处永恒冰川边缘的新西兰埃文斯角登陆,并准备在这里建起一间屋子以过冬。在那里,十二月和一月算是夏季,因为一年中只有在这段时间,太阳才会每天在白茫茫如金属般的天空中升起几个小时。像以前的探险队搭建的房屋一样,房屋的墙壁由木板制成,但从内部装修中,人们还是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进步。那时,前人们只能在房子里点燃会发出难闻气味的、冒着烟的油灯,面容疲惫地坐在半明半暗的环境里,被这没有阳光的单调日子弄得疲乏不堪。而现在,20世纪的这些人却将整个世界、整个科学界的缩写版放置在了四壁之间。一盏乙炔灯从头顶上方洒下暖白色的灯光,一台摄影机像变魔术一样,将远方的图像和来自温暖地带的热带风光带到他们面前,一台自动发声钢琴传递着美妙的音乐,从留声机中流淌出歌唱声,带来的书籍传递着时代的知识。一间房间里响着打字机的敲打声,另一间房则被用作暗室,用以冲洗影片和彩色胶卷。一名地质学家在检验着岩石的放射性,一名动物学家在刚捕获的企鹅身上发现了新的寄生虫,气象观测和物理实验交替进行;在这几个月黑暗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一个分工巧妙的系统将彼此封闭的研究变成了一次共同学习。因为,在这厚重冰层和极地严寒中,这三十个人每晚都在做报告、讲课,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另一个人,在激烈的谈话交流中,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渐渐完善。在这里,研究的专业化使他们放弃了高傲,转而在共同性中寻找共鸣。在这样一个处于自然状态的史前世界中,在没有时间观念的完全的孤寂中,这三十个人相互交流着20世纪的最新成果。在这里,人们不仅感受到时间以小时为单位流逝,甚而以秒为单位。后来人们在他们的记录中感动地读到,这些严肃的人是如何欢乐地围在圣诞树旁庆祝,曾如何出版过一份命名为《南极时报》的风趣小报,一些小事——如一头鲸鱼浮出水面、一匹小马摔了一跤——是如何成为头条新闻,而另一方面,那些非同寻常的事——如闪耀的极光、可怕的严寒、强烈的寂寞感——却成了他们已经习惯的日常小事。

在基地的同伴们等了好几周。刚开始,他们充满信心,继而有点担心,最后心中的不安渐渐增加。想前去救援的探险队出发了两次,但都被恶劣的天气击退,只能再次返回。这群无主之人在基地漫无目的地逗留了整个冬季,灾难的阴影重重地投在每个人心上。而就在这几个月,罗伯特·斯科特上尉的命运和事业被永远封锁在了沉默的冰雪之中。冰层将他们封在了玻璃一样的冰棺中;直到极地的春天到来,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再次出发——至少要找到这些英雄的遗体和他们带着的消息。11月12日,他们到达了帐篷所在地;他们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经被冻僵在了睡袋里,斯科特,他死后还像兄弟一样抱着威尔逊。他们也找到了那些信和文件,他们一起给这些英雄挖了一个坟墓。现在,一个简朴的黑色十字架竖在雪丘上,孤零零地立在这片白色世界里,而在它的底下,永远隐藏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事迹的见证者。

南极世界

但是,不!他们的事迹出乎意料地、奇妙地重生了:这是我们新时代的科技世界创造的奇迹!他们的同伴将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带回了家,在化学溶液的冲洗下,这些图像重见天日,人们再次看到了徒步中的斯科特和他的同伴们,以及除了他之外只有阿蒙森亲眼见到过的极地风光。斯科特的记录和书信迅速通过电线传播到世界各地,人们发出赞叹,而且感到惊异。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深切悼念这几位英雄。就这样,看似徒劳的事,最终却结出了果实,一件失败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将精力集中到还未完成的事业当中去;在卓越的对抗中,壮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毁灭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奋起意志。因为在偶然的成就和轻易获得的成功中,只有雄心壮志才能点燃火热的心,一个人虽然在与不可战胜的、占据优势的命运的斗争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这些在所有时代都最最伟大的悲剧,作家可能只会偶尔创作,但现实生活却早已将其演绎了千百遍。

1910年6月1日,探险队离开了英国。这几天,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岛国阳光灿烂。如茵的草坪翠绿多汁,太阳温暖而灿烂地照耀着这个清爽无雾的世界。他们悲伤地看着海岸线越来越远,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他们将与温暖和阳光离别数年,对有些人来讲,可能是永别。但船头飘扬着英国的旗帜,他们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们正带着这面象征世界的旗帜驶向这块被征服的地球上唯一一块无主之地。

距离营地一英里的观察高地上,守望人不停轮换。那里架起了一架机器,孤零零地站在斜坡上,像一架瞄准着无形敌人的大炮:这台机器用来测量慢慢移近的太阳所释放的热量。他们整日期待着太阳的出现。清晨的天空中,反射的光像变魔术一样闪耀着奇异的光彩,但像圆盘似的太阳却不愿再从地平线向上移动一毫。然而,这充盈着奇光异彩的天空,这反射的先兆,已经大大鼓舞了这些急不可待的人。终于,电话铃响了,从观察高地顶端向这些快乐的人传来了消息:太阳升起来了,几个月以来,太阳第一次在这漫长冬夜里露了一个小时的脸。虽然太阳光线还十分微弱惨淡,几乎无法使这冰凉的空气恢复生气,太阳的光波也几乎无法在仪器上引起摇摆的信号,但仅仅看到太阳的这一眼,就足以唤起大家的喜悦之情。探险队热火朝天地做起了准备,以好好利用这有阳光照耀的短暂时间,尽管这段时间按我们对温暖的生活理解来讲还是寒冷的冬季,在那里,却象征着春天、夏天和秋天。自动雪橇在前方疾驰,紧随其后的是西伯利亚矮种马和狗拉的雪橇。在每个时间段,都已经事先划分好了路段,前进过程中,每隔两天都会建立一座仓库,以便为回程准备好新的衣服、食品和最重要的煤油——这无尽寒冷中液化了的热量。整个探险队一起出动,之后每个小组分批次返回,以便给最后的小组——被挑选去征服南极点的人——留下最充足的装备、最强壮的牵引牲畜和最好的雪橇。

他又怀着深切的情谊给同他一起遇难的同伴的妻子和母亲写了信,以证明他们的英雄精神。作为一个濒死之人,他仍旧用他坚强和崇高的情感深情安慰着其他同伴的家属,因为他觉得这一时刻是伟大的,这一死亡是值得纪念的。

向南极点进发

他还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信。谈到自己时,他十分谦逊;谈到整个民族时,他却满怀自豪。在这一刻,作为自己民族的儿子,作为一个可以称得上这儿子称号的人,他感到无比激动:“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他告白道,“但是我们的结局可以证明,我们民族的勇敢精神和忍耐毅力还没有消失。”而在死神的逼迫下,他竟然对朋友道出了友谊的告白,这些由于男人的刚强和精神的贞洁让他一生都无法说出口的话。“在我这一生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他这样对他最好的朋友写道,“能像您一样让我如此敬佩和爱戴。但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向您证明,您的友谊于我而言是多么重要,因为您给予了我太多,而我却从来没有给过您什么。”

这是阿蒙森的名字唯一一次出现在他的日记中,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人们能感觉到:自那天开始,一层恐惧的阴影就笼罩在这座被寒冰包围的孤零零的房子周围,使他坐卧不安。

<a id="note_1" href="#noteBack_1">[1]</a> 海军上尉斯科特,1911年,由挪威的阿蒙森、德国的菲尔吸纳、英国的斯科特、澳大利亚的莫森等领导的探险队,分别在南极大陆展开探险,他们都以到达南极点为目标。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点的人。斯科特,全名Robert Falcon Scott,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1868—1912),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1911年开始目标为南极点的探险,1912年1月18日终于到达,1912年3月29日死于归途。

但是这意志却如钢铁般坚硬;人们已经在事实面前认识到了这一点。斯科特想圆满完成由沙克尔顿开始的事业,他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但资金却并不充足。这阻止不了他,他奉献了自己的财产,并坚信行动会成功而去借了债。他年轻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但他却并未犹豫,像另一个赫克托尔<a id="noteBack_9" href="#note_9">[9]</a>一样,离开了安德洛玛克<a id="noteBack_10" href="#note_10">[10]</a>。最终,他也找到了同行的朋友和同伴,地球上没有什么能够使他的意志屈服。那艘应把他们带到冰川边缘的奇特的船名叫“特拉诺瓦号”。之所以说这艘船奇特,是因为其搭载的装备有两种,一种像诺亚方舟<a id="noteBack_11" href="#note_11">[11]</a>那样装满活的动物,另一种又像现代实验室那样,装有成千上万种器械和书籍。因为前往这个空旷无人烟的世界,必须把一切都带着,人们生理和心理所必需的一切,然而奇特的是,新时代最精良的复杂装备却和原始人最简陋的防御工具、皮毛、活的动物组合在一起。同样,像这艘船一样奇异的还有整个行动的双层面貌:这是一场冒险行动,但也像是一场经过精心计算的商业行动,是一次勇敢的行动,却也要最谨慎小心地进行——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却仍有可能发生意外。

<a id="note_2" href="#noteBack_2">[2]</a> 维多利亚瀑布,又名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最高处108米,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1855年,由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顿第一次发现,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斯科特,一名英国皇家海军上尉,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传记记载与军官名册相符。其上级对其服役期间的表现十分满意,之后,参加了萨克里顿<a id="noteBack_7" href="#note_7">[7]</a>的探险队,没有任何特别的品格暗示这个人会成为英雄。他那由照片重现的面貌,像成千上万个英国人一样,冷静,果断,面无表情,仿佛被内在的能量冻得僵硬,青灰色的眼睛,固执紧闭的嘴唇。在这张脸上,找不到一丝浪漫的痕迹,找不到一点出于自己意愿和现实感官的欢乐神采。他的笔迹:某一种英式字体,没有阴影,没有过多修饰,流畅而利落。他的风格:清楚,准确,符合事实,却无趣如报告。斯科特所写的英文正如塔西佗<a id="noteBack_8" href="#note_8">[8]</a>所写的拉丁文一样,仿佛如未打磨过的方块石。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梦想的人,是一个客观性的信仰者、一个真正的英国人,在自我创造力方面,将自己压制到一个要不断完成职责的水晶膜壳里。英国历史上已经有上百个这样的斯科特出现过,有的征服了印度和不知名的群岛,有的在非洲建立了殖民地,打赢了对抗世界的战役,这些人都是有着一样的钢铁般的意志、一样的集体意识、一样冷静而深藏不露的面孔。

<a id="note_3" href="#noteBack_3">[3]</a> 安德烈(全名所罗门·奥古斯特·安德烈,Salomon August Andrée,1854—1897),瑞典工程师,极地探险家,曾尝试乘坐氢气球飞越北极点,但以失败告终,探险队三名成员全部遇难。

他写了最后一封信,所有信中最精彩的一封,这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在这场为英国争取盛誉的斗争中,他虽然失败了,却无任何个人过错。他一一列举了造成自己失败的偶然事件,然后他用濒死时无比悲怆的声音恳请所有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嘱。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命运,他最后说的话无关他的死亡,而是关于活着的他人:“上帝,请您庇佑我们的家人!”以下几页纸便是空白了。

但有一次,一支探险队从西边归来,他们带回的消息却让整个房间陷入了沉默。他们在徒步过程中发现了阿蒙森探险队的冬营地:就这一次,斯科特突然意识到,除了恶劣的严寒天气和可能发生的危险,还有另一个人威胁着他探险成功的声誉,作为第一个揭开这难以驾驭的地球最后一个秘密的声誉:阿蒙森,这个挪威人。斯科特反复在地图上测量,当他发现阿蒙森的冬营地比他的营地距离南极点近110公里时,他惊呆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振作起来,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

斯科特上尉一直坚持记录日记,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手指冻坏,直至书写的笔从冻僵的手中滑落。他希望有人会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日记,这些能够证明他和自己祖国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给了他非凡的力量,坚持记录日记到最后一刻。最后,他颤抖着用手指写下如下愿望:“请把这本日记寄给我的妻子!”接着,他却悲伤而决绝地将“我的妻子”划掉,在旁边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孀”。

在这期间,他们只敢进行小型的户外活动。他们测验自己的自动雪橇,学习滑雪,训练狗,他们还为这次伟大的旅行建了一座仓库,但是暖季(十二月)到来前,日历本上的纸页被撕下的速度却很慢,到了暖季,那艘载着家书的船穿过巨大的冰层驶来这里。现在,他们也敢于分成小组,在这最严酷的冬日外出徒步,测验帐篷,巩固经验。虽然并不是一切都那么顺利进行,但是,正是困难给了他们新的勇气。每当他们探险归来,寒冷又疲惫,在营地都会有欢呼和温暖的炉火迎接他们,而这座位于南纬77度的狭小却温馨的房子,对于这些经过几日艰苦跋涉、饥寒交迫的人来说,像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庇护所。

回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