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望春风 > 第四章 春琴

第四章 春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阳终于在废弃的砖窑背后露了脸。那熔岩般的火球微微颤栗着,从窑头赵村的废墟上,一点点地浮上来。顷刻间,天地为之一新。不远处的那片山岗上,在当年大队蘑菇房的位置,停着一辆报废的挖掘机。我隐隐记得,那处池塘位于两条道路的交汇点,正是当年我和父亲去半塘走差时,遇见梅芳和高家兄弟的地方。在一种似曾相识的寂静中,我似乎仍能听到当年送喜报的锣鼓声。

我知道,春琴表面上的平静之下,其实暗藏着一种远比悲伤可怕得多的东西,那就是厌倦。那是一种预先接受了最后的结果(死亡),硬起心肠,决意在这世界上再耽搁几天的麻木和呆钝。而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她的眼睛盯着你的时候其实并不在看你。她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其实是在走神。她在对你微笑的时候依然眉头紧蹙。她在跟你说话时言不由衷。仿佛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与她全然无关。

西厢门和东厢门也早已片瓦不存,只是那道灰灰的山墩(中间有一个供人通行的方方的大洞)还在。山墩东面的小河还在。一边有栏杆的小石桥还在。当年,我和父亲看见狐狸的那个乱坟岗上,矗立着一个“韩泰轮胎”的广告牌,背后是一个望不到边际的巨大苗圃。一辆满载树苗的小卡车,摇摇晃晃地驶出了苗圃的大门。

可我的看法与龙冬完全不同。

既然我们那不值一提的幸福,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那么,我们唯一的指望只能是:赵礼平的资金链断裂得更长久一些。

短短半分钟的停顿过后,春琴仍接着洗碗。

12

桂秋在说这番话时,故意提高了嗓门,以便让婆婆在厨房里可以听到。碗碟在搪瓷盆里的碰撞和刮捎声突然停了下来,厨房里一片静寂。

四月六日,是个晴天,刮着东南风。我跟春琴回半塘扫墓。

可问题在于,我把高定国与春琴之间的纠葛删掉后,高定国这个小说中最大的反面人物,到了最后,反而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了。唉,事到如今,也只能由它去了。这个世界原本就讲不得什么是非!

当年朱方汽车站所在的那个小山坡,已经被推平了。售票处的小屋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石化的一座加油站。

不过,请各位千万不要误会。尽管春琴强迫我修改自己的小说,尽管她在成为我法律上的妻子之后,立即故态复萌,蛮横霸道,试图将我重新纳入她的羽翼之下,尽管我们都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可我对我们在便通庵的生活,没有任何可以抱怨的地方。我深信,我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与这个世界上其他什么人的爱情和婚姻相比,丝毫没有逊色的地方。我有时觉得她是我婶子,有时候又恍惚觉得她是我姐姐,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愿意将她看成是我命中注定的妻子。

老板斜靠在一个木椅上看电视。他懒洋洋地看了春琴一眼,说了一个价格。春琴还了价,老板就不耐烦地朝她挥了挥手,决定不再搭理她。春琴犹犹豫豫地往前走了几步,还是站住了。她又回过身去,再次来到了那家水果摊前。她撩起那件水蓝色褂子的下摆,斜着身子,从夹袄的侧兜里往外拿钱。那些花花绿绿、币值不一、叠得整整齐齐的碎票子,被她包在一面皱巴巴的手帕里。老板把称好的芦柑扔给她,带着一种嫌恶的神情,从她手里接过钱,看也不看,一把丢在了放钱的硬纸盒里,仍旧转过身去,瞧着电视机的荧屏,咧开嘴笑。

写到这里,我本来可以模仿一下《一千零一夜》那个著名的结尾,写上一句“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直至白发千古”,以此结束整部小说,但我知道,我要这么写,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吹。一天到晚就知道吹!什么特级飞行员喽,什么特训大队长喽,今天三等功,明天二等功,好像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宝货。等到那飞机从半天空往下一掉,轰的一声,腾起一片火来,连尸骨都化成了烟,被风刮得没影了。这下好了,不吹了,歇了屄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口口声声威胁我,让她弟弟回来收拾我,来呀,你怎么不让他来收拾我的屄。”

自从她母亲去世后,春琴就再也没有回过那个村庄。那里埋葬着她的祖父、父亲和哥哥。现在,她既然已经重新嫁人,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应当回去知会他们一声,在他们的坟前磕几个头。春琴拎着一个印有“莲美化工”字样的白色布兜,沿着风渠岸河道的大路,走在了前面。我渐渐就有些跟不上她。我看见她的身影升到了一个大土堆的顶端,然后又一点一点地矮下去,乃至完全消失。过不多久,春琴又在另一个土坡上一寸寸地变高、变大。

等到吃完午饭,春琴去厨房洗碗的这个当口,夏桂秋笑吟吟地将一条热毛巾递给我擦脸,随后扬声道:

最后,她停在了一处池塘边,发呆,等我。

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夏桂秋不时地往我杯中斟酒。她跟着龙冬叫我舅舅。这个来自皮村的姑娘,表面上看,有说有笑,一点也不像春琴向我抱怨的那样凶悍。她一连两次借故与婆婆搭话,脸上带着笑(甚至,她在第二次与婆婆说话时,还伸手捋了捋她的胳膊)。可春琴一直阴沉着脸,只当听不见,对儿媳的真情假意,完全不予理睬。桂秋讪讪地瞥了我一眼,有点下不来台,又不便当场发作,脸色陡然间也变得很难看。稍后,她心绪烦乱地往嘴里扒饭时,不小心咬破了嘴唇。看着餐巾纸上殷红的血点,我暗暗有些担心,桂秋勉强咽下去的这口恶气,迟早会变着法子发泄出来。

我和春琴沿着杂乱而潮湿的街道往前走。我记得当年春琴送我去南京时,走的是同一条路。面目全非的街道,已无任何遗存可以让我去辨认过去的岁月。二十四年的光阴,弹指而过,不知所终,让回忆变得既迟钝,又令人心悸。在经过一家水果摊时,春琴忽然站住了。她问我,知不知道一种名叫海洛因的东西。海洛因与赵锡光偷偷种在院里的鸦片相比,到底哪个更毒?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问,正想着如何跟她解释,春琴已经转过身去,向水果摊的老板询问芦柑的价格了。她要给我买点芦柑,让我带在路上吃,对我的劝阻完全不予理会。

我们的幸福,在现实世界的铁幕面前,是脆弱而虚妄的,简直不堪一击。有时候,春琴和我在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她的脸上就会陡然掠过一阵阴云。只要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橘黄色的挖土车,她就会疑心这辆车要去拆我们的房子。我们两个人,我和她,就会立即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忧虑中。

本来,我昨晚已经答应龙冬在朱方镇再住两天,到了这时,我只得暗暗在心里编造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以便在当天下午就返回邗桥。奇怪的是,不论是桂秋、龙冬,还是春琴,都没再流露出任何挽留的意思。

危险是存在的。灾难甚至一刻也未远离我们。不用我说,你也应该能想得到,我和春琴那苟延残喘的幸福,是建立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偶然性上——大规模轰轰烈烈的拆迁,仅仅是因为政府的财政出现了巨额负债,仅仅是因为我堂哥赵礼平的资金链出现了断裂,才暂时停了下来。巨大的惯性运动,出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停顿。就像一个人突然盹着了。我们所有的幸福和安宁,都拜这个停顿所赐。也许用不了多久,便通庵将会在一夜之间化为齑粉,我和春琴将会再度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

就算天底下的婆媳都是天敌,就算多年的积怨与争斗压在心里不吐不快,春生刚死,桂秋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已经不能用“恶毒”或“令人发指”来形容了。直到这时,我才忽然想明白,当初龙冬与夏桂秋谈恋爱时,春琴为何要不顾性命地加以阻拦。当然,春琴成天挂在嘴上的那句“迟早我要死在她手上”,也绝非是一时气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