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还书
“且慢。”
因着这条禁令,梁令瓒一直没能去找宋其明,专专心心开始上课。她天资好,反应快,很快被算学馆的博士所注目。博士因问起梁令瓒在洛阳求学的种种,听说李静言有推荐信给祭酒大人,便道:“李司业在洛阳五年,还从来没有这样推荐过任何一人。信给我,我替你转交祭酒大人。”
两个字,从众人头顶飘落,似清泉出松壑,泠泠然有清凉意。
“不、不是,这等顽劣的,是该罚重些,但,记他几日静室便罢了,充杂役,充个十天半月便好,若充上半年,他可还学什么?再说,静室一月……这……”
“脚、脚崴了……”生徒疼得直吸气。
“咳咳,”其它学录之中,有一人咳了一声,道,“周司丞执掌绳衍厅,自有公断,闵学录你就少说两句吧。”
梁令瓒连忙去扶起他:“怎么样?没事吧?”
闵学录还想再说什么,那人上前拉住他:“书既然回来了,咱们就赶紧抄录吧,免得浪费陈家一番心意。”
“不知道!”
“我……是书学馆的。原想抄捷径,没想到反而耽误了事。这位师兄,这事就拜托你了!”
闵学录跺脚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偷就偷了,还要赖人!赖不成人,还要嘴硬!你你你你真是无药可救!”
“你不是算学馆的?”梁令瓒随口问。
周司丞再一次笑了,他的笑容有一种梁令瓒无法形容的感觉,像雾气里幽幽探出的蛇,“确实是冥顽不灵,无药可救。记静室一月,罚充杂役半年。”
推荐信送出去的第二天,梁令瓒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囊下课,踏着钟声去馔堂,她脑子里还思索着课上的题目,脚下慢吞吞,不免落后了几步。忽听得“哎哟”一声,身边走廊处,一名生徒跌坐在地上,怀里的书掉了一地。
卫军拎起梁令瓒便走,梁令瓒用力挣扎:“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偷书!凭什么罚我?!你们处事不公,我不服!我不服!”
不过博士也告诉她:“祭酒大人公务繁忙,太史局和集贤院两处,也时常要他效力,是否有时间点拔你,全看你的机缘了。”
“你可知就凭你这言行无状,就够关你十日静室!”周司丞冷哼一声,“敢在太学行窃,没把你的学籍革了,已经算是我手下留情了!带走!”
梁令瓒自然是欢喜不尽。她连太学都去不了,更别提去祭酒官署送信,原来还以为这封信要躺在行囊里发霉了。
身为穷人,梁令瓒深深感受到“罚金”二字的份量,郑重点了点头。捡起地上的书,却见不是算学馆常用的算经之类,当先一卷便是《五经义疏》,书卷发黄,显然还是年份不少的古籍。
梁令瓒还未及反应,闵学录先讶然出声:“静室一月?充杂役半年?这么重?”
“我……我坐一会儿就好,你真想帮我,替我把这些书还了吧。”生徒道,“今天是最后的还书期限,还得晚了,就要交罚金了。”
周司丞淡淡瞧了他一眼:“怎么?不是闵学录说要严惩的吗?”
“我送你去典簿厅找大夫。”长安国子监身在皇城,不能像洛阳国子监那样随意传唤大夫,是以在国子监日常有一名太医当值。梁令瓒说着就要去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