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2 第六十四章
吉利见帝梓元咳嗽,知道又提及了她的伤心事,急忙转移话题,“殿下,那帝承恩……”
大靖储君的睿智仁德,放眼云夏三国,谁能比肩?
“帝承恩不足为惧,她身后的人才防不胜防。”帝梓元眸色深沉。
韩烨年少的时候,帝都的百姓们便把他和帝都盛景、天下鳌首作比,大靖立国几十年,虽疆土辽阔国强民富,可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却是那个高居东宫俊美出尘的太子韩烨。
若不是帝承恩身后有嘉宁帝和谨贵妃,她又何敢构陷烬言和龚大人,在这两桩案子上做到不留痕迹?只是不知道嘉宁帝和谨贵妃在这件事上介入了多少。
帝梓元神色一冷,“本王念在她东宫女眷的分上留她一命,对她前事不咎,她倒好,竟敢欺辱到烬言身上来!”
施诤言拂手关门,一步步走进阁内,朝着窗边立着的人影缓缓跪下。
吉利知道摄政王对东宫有愧,回朝后虽不喜韩氏皇族,却格外厚待东宫女眷,就连帝承恩也网开一面,任其居住在少言庵,甚至入宫和谨贵妃为伴。
一袭青衣,临窗而立,那背影消瘦清隽,却熟悉得让人眼眶涩然。
“殿下,您打算怎么处理世子的案子?跟着世子爷的贴身侍卫说那日在崇文阁内世子给齐南侯的小侯爷布置功课时,太子殿下也在场。”
天下盛名负,东宫太子君。
想起韩云那张肖似韩烨的脸,帝梓元合上奏折,目光深沉难辨,露出一抹深思。
十里长安景,琉璃夜光灯。
君子楼,凤临阁。
如今龚老大人的案子有了眉目,但帝烬言泄露试题之事却寻不到半点证据。唯一的证据还是不能做证的人,以谨贵妃的手段,岂会让小太子为世子做证?这本就是件巧合的事,被有心人算计,自然难以辩白。
三年前在尧水城离别、东上抵御东骞时,他从未想过,他们君臣再见面时会是此般光景。
“烬言不想让韩云卷进朝堂争斗里来。”帝梓元叹了口气,“他是想到了安宁,不愿让韩云遭受同样的事。”
即使施诤言远在西北,少年时也是听着天下人对韩烨的赞言长大的。后成好友后更是心悦臣服,甘心为其执帅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