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天命在汉,北伐没街亭之败(6k)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是否亲往宛城,曹丕也不能一言而决。
司马懿对先前的判断不自信了。
刘备都宛城祭天了,难道还不能证明刘备是来决战的吗?
再看军报中“刘封张飞赵云合围三面.博望坡道尽封”,除了刘备的大将军关羽和卫将军黄忠不见踪迹外,刘备在荆州的大将都出现了。
再结合曹仁传回“博望坡有刘封族弟偏将军寇安国固守险要”,以及曹休传回“江夏有汉兵进犯平春”等情报综合。
司马懿猜测在博望坡的应是刘备的卫将军黄忠,而刘备的大将军关羽应该还在襄阳调度四方兵马粮草。
赢了,不足为奇;输了,反挫声威。
可刘备在宛城祭天就不一样了。
刘备素以“仁”而扬名,大可传檄文于诸县,宣汉室之“仁”,亦可佯装给宛城“时间”去考虑利弊。
简而言之:不是刘备攻不下宛城,而是刘备不忍宛城士民受兵祸之苦,将士民的怨恨都引向守城的夏侯尚徐晃等人。
等南阳诸县士民都响应后,宛城也就成了孤城一座,届时再强攻,事半功倍。
换而言之:刘备不仅将荆州的大将都出动了,还亲临宛城了!一个太子一个燕王也都参战了。
就这阵势,谁敢说刘备不是来决战的?
“陛下当亲往。”
司马懿将最后一丝猜疑散去,向曹丕进言。
曹丕不置可否,而是派人将刘晔、蒋济、满宠、赵俨也传唤到了殿中。
司马懿不由也忧心忡忡。
眼下正应了曹丕最初那句“刘备老兵子,这是要与朕决战吗?”
一开始。
司马懿对刘备“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却来势汹汹,如破竹之势”滋生怀疑,认为刘备不是来决战的。
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