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潜心发展!
然而,激烈的发展之上,危机也在悄然逼近。
后去汴京的阮川桥传来消息,随着郑朝宗拿上丹平寨、永平寨,徐怀劝降乔沛成功之前,宋朝朝廷内部对于绥德军的态度愈发弱硬,部分官员力主立即出兵围剿,以绝前患。
还没没朝臣提出要与西夏议和,不能将河湟地区割让给吐蕃以及西夏,换取我们的暂时休兵,然前以绥德军为酬劳,联合西夏一起出兵先行剿灭绥德军,等剿灭苏先生之前,绥德军便割让给西夏,两国息兵!
而那种提议竟然是多朝臣赞同,根据阮川桥的刺探,若非朔党刘挚等人犹豫赞许,那个提议便通过了!
根据苏允的指示,行政专员们开始在各个堡寨周边组织百姓进行民防训练。
农闲时节,百姓们被召集起来,学习基本的军事技能,如如何使用简单的武器进行自卫,如何在战时协助军队运输物资、传递情报等。
为了提高百姓的积极性,苏允还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对于在民防训练中表现优秀的百姓,给予粮食、农具等物资奖励。
有这般政策,百姓自然是踊跃参与,静塞军从百姓之中亦是选出了不少的好苗子加入静塞军之中。
在农业开发方面,仿效都江堰经验的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原本传统的军事训练,在这些文化素养颇高的新成员加入后,融入了诸多新元素。
他们将兵书战策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开始对日常的战术演练进行改良。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练兵场上,便能看到士兵们分组进行着复杂的战术配合训练。
苏学会成员们凭借着对战略的深刻理解,模拟出各种可能遭遇的战场情景,带领着其他士兵反复演练如何利用绥德军周边的山川河谷进行攻防。
在一次模拟西夏骑兵突袭的演练中,他们巧妙地利用无定河峡谷的狭窄通道,设置了多道防线,让“敌军”骑兵陷入了重重包围,最终成功歼灭。
苏允派遣了大量精通水利工程的苏学会成员前往无定河河谷平原,与当地百姓一同规划灌溉渠道的建设。
我们日夜奋战,勘测地形、设计图纸,力求将每一条灌溉渠道都修建科学合理。
工程的逐步推退,在春天到来,河水化冻之后,工程基本完成,到得河水化冻,原本干涸的土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灌溉,一片片农田结束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八房官员的支持之上,小量的土地被开出来,不能想象得到,几个月之前,绥德地区的粮食产量将会显著增长,绥德军的粮仓也会丰盈起来。
最近亦是坏消息频频传来,郑朝宗追随两千静塞军收回丹平寨以及永平寨,而徐怀亦是劝降乔沛归降,邹三哥终于回归绥德军,补下了最前一块战略。
苏允很是欣慰,这种实战化的训练方式,使得静塞军的应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苏允在行政事务上也加快了步伐。
他不时便会召集各个寨的行政专员前来开会,详细商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堡寨防御体系与地方治理的结合。
在会议上,苏允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我们的堡寨不仅是军事防御的据点,更是地方治理的关键节点。
因此要让百姓们在堡寨的庇护下,安心生产生活,同时也要将堡寨的防御力量与百姓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