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周流六虚
《易经》卦气论:周流六虚。
阴阳二气在天地间六次演变成象,循环往复,变动不居。
六个方位、六爻之位,阴阳二气在这些位置上不断流转、变化。
《周易同参契》中,关于矢量构造的思路,是以阴阳为基础。
在易经中,阴阳是最基本的概念,代表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仅凭方向或大小单一维度,难以全面精准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只有将方向与大小结合,才能全面精准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而矢量之所以能将方向与大小融为一体,是因为在物体运动中,方向与大小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基本的法则。
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物体运动的状态。
这也就是,相互作用性。
将阳视为矢量的正方向,阴视为矢量的负方向,阴阳的交替和转化代表了矢量方向的变化。
五行生克:
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体现了矢量之间大小和方向的相互作用。
如:水生木,表示矢量水对矢量木有促进作用,使木的大小增加;而金克木则表示矢量金对矢量木有抑制作用,使木的大小减少、方向可能发生改变。
八卦演化:
就比如力、电磁场等。
这些相互作用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密切相关。
只有同时考虑力的大小和方向,才能准确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效果。
如:位移、速度、力、动量、磁矩、电流密度等等,都是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