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63章 老刘发小牵招来也!(求追读!)

第63章 老刘发小牵招来也!(求追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毕竟作为一州方伯,每年并不是只有军费开支。

农业开支、外交开支、各方各面都要花钱。

在军事上投入这么多钱,减少民用支出,会拖慢徐州的经济恢复速度。

李翊则解释道,徐州已经残破不堪,如果单靠慢慢种田发展,没个十年八年是难有起色的。

要是到隔壁兖州去买,没个五六百钱根本拿不下。

san11里面的炒粮就是这么来的。

同时,按照东汉末年州郡兵的军饷来算,底层士兵每月只能领到一百二十钱的米粮供应。

所以这个待遇可以说是老刘下了血本了,如果不是靠着麋家、鲁家的资助,他是断断不敢这么玩的。

当然了,李翊提供的精盐也为徐州带来了大量财富。

很快,刘备与李翊开始详细的制定军功爵制的具体流程。

当然了,肯定没有商鞅那么多的套路。

毕竟徐州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完全的战争机器,这种道路也走不长远。

在秦国的基础上,李翊废除了大量严苛的制度。

同时提高了基层将士的待遇,让底层士兵有更多的机会升迁。

通过提高士兵待遇,来加强平民参军的积极性,这种事儿在东汉末年也是很常见的。

隔壁曹操,就会通过奖励绢帛、粮食来犒赏军士。

但只有老曹的亲卫和精锐部曲才有这个待遇。

像老刘这样,拓展到基层每一个士兵中去,是需要大量物力财力的。

中间老刘还担心,徐州承担不起这样的军费开支。

并且规定,只要是上了战场参加过战争的士兵。

一律每人赏麻布半匹,粟米半石,钱五十。

并且军功彪炳者,每三月赏肉十斤,酒一瓮。

这个待遇相当好了。

一匹麻布就值三百钱,一石粟米按照徐州的物价也要两百钱,这还是因为徐州去岁丰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