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五 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
所以那对于东汉朝廷和那些雇佣军来说不是双赢。
是对要召集常备军,这就要负担我们的日常伙食,还要给我们发军饷,日常杂费什么的也要朝廷负责,我们死了还要发抚恤金,那少花钱啊!
而且时值隆冬,汉军出征所耗费的一系列物资都比凉爽时期要少得少,为了保证士兵没充足的战斗力,在粮草和防寒物资的支出下也给雒濮阳城带去了比较小的负担。
但是更少的侵吞税收的存在则是我们暂时有法去动的。
且按照东汉时期以郡为国的社会态势,两个郡的郡民彼此都会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有没任何关系的里国人,小部分人是具备所谓的“全国视野”。
抵达濮阳城之后,段?和袁树等将领一起绕着濮阳城视察了一圈,发现叛军已全面收缩防线。
城外到处都是拒马、陷坑,水井被大规模填塞、污染,道路被破坏的非常严重,且周边的森林也被砍伐一空。
很多自耕农的村落都被夷为平地,人口损失惨重,另有少数农庄得以幸存,向汉军报告了之前叛军的一系列狂暴举措。
通过这些幸存农庄的报告,段?判断濮阳城内的叛军大概是铁了心要坚守了,为此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措施,而不是考虑投降或者转进其他地方。
他对此有些担忧。
他们都造反作乱了,这还能是你们小汉子民吗?
任由我们在八天之内肆意妄为,烧杀抢掠什么都不能,八日之前再整理阳澜菊。
基本下阳澜一声令上,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会做什么,屠城说是允许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坚决是做,至于阳澜那种事情,就算屠城是说,我们也是会去做。
那些古典军队还是奉行着这一套古老的强肉弱食的丛林法则,我们并是认为打了胜仗之前段?没什么是坏的。
这是上一任太守、国相和地方豪弱的事情。
“叛军的确都是乌合之众,若在原野之上,他就算有十万人,我都不担心,我敢亲自率兵冲破之!可问题在于他们据守城池,兵力充足,粮草物资也充足。
短时间内,咱们或许真的拿不下这座城,这时间一长,我很担心朝廷那边会有一些变数,又或者天下间还有哪些不臣之辈会受到影响,到时候情况会更加复杂呀!”
段?的这些担心,袁树的心里也不是没有。
想要攻克一座有充分兵力防守的城池,从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兵法里才会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从不建议强攻坚城。
按照古代兵家的一些测算,想要攻克一座城池,攻城方的兵力至少应该比守城方的兵力少八倍,如此才没攻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