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暴
海瑞却还要打大老虎。
<a href="#noteref_13">[13]</a>见《海瑞集·被论自陈不职疏》。
廉政风暴,就这样掀起。
<a href="#noteref_14">[14]</a>徐阶家族的土地,黄秉石《海忠介公传》称数十万亩,其他文献则有说二十四万亩的,有说四十万亩的,据说最后被落实为六万亩,并被没收,但已在海瑞离任之后。海瑞的宪令则见《海瑞集·督抚条约》。
宪令一出,官民人等无不愕然。应天十府官员纷纷请求改调他处,有的甚至自动离职。缙绅之家则把朱漆大门改成黑色,弄得苏州城里好像都在操办丧事。就连江南织造太监也夹起了尾巴,把自己的轿夫由八人减至四人。<sup><a id="noteref_12" href="#footnote_12">[12]</a></sup>
更麻烦的是,最大的老虎是徐阶。
海瑞真是伤心透了。
隆庆三年十二月,也就是接任巡抚半年后,海瑞巡视了辖区内的松江府。松江现在属于上海,当时则与常州和苏州同为帝国财政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官僚权贵的集中点,豪门巨富数不胜数,土地兼并的问题也最为严重,以至于到巡抚大人行台提出控诉的农民,竟达近万人之多。<sup><a id="noteref_13" href="#footnote_13">[13]</a></sup>
廉政风暴却就此烟消云散。官场恢复平静,或者说继续死气沉沉,尽管也依然暗流涌动。只有海瑞,戏剧性地退出舞台,站在聚光灯下仅仅八九个月。想当初,朝野上下都把他视为英雄,为他的直言不讳击节叫好。现在,贫苦无告的小民更加崇敬这位罕见的清官,内阁却看他如怪物,恨不得帝国官员的行列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个名字。<sup><a id="noteref_22" href="#footnote_22">[22]</a></sup>
海瑞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a href="#noteref_15">[15]</a>见徐阶《世经堂集》卷三。
这可真是悲莫大焉。
结果,耕者无其田,而税收无由出。
但,为什么呢?
大老虎就是地方豪强,主要由乡绅构成。乡绅包括退休官员和有文化的地主,往往同时也是宗族长老。其中,心地善良作风正派的,可以帮助官府维持治安,敦风化俗;怙恶不悛为富不仁者,则包揽讼词,武断乡曲,鱼肉百姓,成为地道的土豪劣绅。而后者最大的问题,是通过巧取豪夺大量占有土地,同时又依仗特权拒不按照实际田亩缴纳粮税。
<a href="#noteref_12">[12]</a>以上见《海忠介公年谱》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引《海瑞集》和《国朝献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