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风波
然而冠礼、婚礼和册立太子礼,则被拖了又拖。甚至确定了册立日期后,皇帝还要不停地找借口延迟,一会是钱粮不足,一会是册宝未完,不一而足。只是这些托词都被首辅沈一贯顶了回去:缺什么以后补,日期不能变。
太后勃然变色:你难道不是?
皇长子这才成为皇太子,虚龄二十。
皇帝撇撇嘴说:他是宫女的儿子。
这时,已是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次年二月十三日又举行了婚礼。三天后的深夜,陛下突然在启祥宫紧急召见首辅沈一贯。他悲切地说:沈先生来!佳儿佳妇(指皇太子和太子妃)今付与先生。先生辅佐他做个好皇帝,有事还谏正他,讲学勤政。朕见先生这一面,舍先生去也!<sup><a id="noteref_31" href="#footnote_31">[31]</a></sup>
王锡爵说:差了四岁,怎么相等?
哈哈,又不打自招。私意是啥?说来听听!
万历只好让步。但他又出幺蛾子,要预算。负责此事的内承运库太监揣摩帝意,开了份天价账单。
万历自知理亏,只好公开表态:立储以长幼为序,祖宗家法,万世当遵。朕仰奉成宪,俯察舆情,岂肯以私意违拂公论?国本有归,朕已明白晓示,待期举行。
户部说:开支太大。
其实,万历那点小心思谁都看得出,他就是要立郑贵妃的儿子。但这不但违背祖宗成法,会被舆论谴责,就连慈圣皇太后也不以为然。某天,皇帝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太后便问: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如何打发他?
原来,皇帝是要托孤。
宫女的儿子,怎么就做不得太子?
皇帝说:没有钱吗?那就多等几年。
没错,慈圣皇太后原本也是宫女。
户部只好勉为其难,皇长子朱常洛的出阁典礼也在二十二年二月初四举行,其实没花多少钱。王锡爵终于完成历史使命,便在三个月后的五月二十三日告老还乡。<sup><a id="noteref_30" href="#footnote_30">[30]</a></sup>
皇帝猛醒,吓得扑通跪下,半天不敢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