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严嵩与张居正 > 怠政与敛财

怠政与敛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href="#noteref_14">[14]</a>以上见《明史·神宗本纪二》。

万历却不管,说不上朝就不上朝。

<a href="#noteref_15">[15]</a>按《明史·宰辅年表二》,李廷机于万历三十六年十月开始养病,以后杜门注籍,不赴阁。而按《明史·李廷机传》及《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五十三,则李自当年四月起即已累疏乞休,杜门数月不出。

不踏实的感觉早就有了。十四年九月底,皇帝便开始称病不朝,那时他才二十四岁。因此礼部的一个官员就说,头晕眼黑这样的病,不是年轻人该得的。不宜有而有之,则上伤圣母之心,下骇臣下之听。皇上可别吓唬人。<sup><a id="noteref_2" href="#footnote_2">[2]</a></sup>

<a href="#noteref_16">[16]</a>见《明史·叶向高传》。

<a href="#noteref_9">[9]</a>见《明神宗实录》卷三百零六,该年《万历邸钞》。

弄钱是因为开销多缺口大。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陛下为诸皇子婚事索要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户部的回答竟是国库已空。这可怎么过日子?尽管那日子过得也太奢侈。但皇帝是不能寒酸的,尤其当年张居正还老讲什么勤俭节约。即便为了出这口鸟气,也不能紧紧巴巴,缩手缩脚。<sup><a id="noteref_5" href="#footnote_5">[5]</a></sup>

<a href="#noteref_10">[10]</a>见《明史》之《赵志皋传》和《宰辅年表二》。

管得最多的,是弄钱。

<a href="#noteref_11">[11]</a>见樊树志《万历皇帝传》所引。

这其实是被逼无奈。万历十八年以后,到四十八年七月驾崩,三十年间皇帝只上过两次朝,十九年五月十三日和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面都见不到,群臣心里如何踏实?

<a href="#noteref_17">[17]</a>见孟森《明清史讲义》。

如此请示工作,实属罕见。

<a href="#noteref_18">[18]</a>见樊树志《万历皇帝传》及其所引。

万历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朝廷大小官员,从内阁大臣到六部堂司再到言官御史,齐刷刷地跪伏在文华门。官员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奏本,请求皇帝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而且看那架势,批复恐怕还得立即下达。<sup><a id="noteref_1" href="#footnote_1">[1]</a></sup>

皇帝的“正当理由”是身体不好。他对王锡爵说:朕也要与先生每(们)常见,只是朕体不时动火。这是一件不大说得清的事。要说装病,恐怕夸张。有太医院在,生龙活虎的人可怎么装?数十年编造病状也很麻烦。但要说丧失工作能力,同样夸张。更何况,万历还是挺管事的。

<a href="#noteref_12">[12]</a>见《明神宗实录》卷四百八十二。杜门不出的是尚书孙丕扬,尚书李化龙,侍郎萧云举,副都御史许弘纲,通政使张养志,坚持上班的是都御史孙玮,侍郎翁正春以及刘元霖。

当然,陛下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单独召见阁臣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多半偶一为之。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由于给生母慈圣皇太后做寿,万历御皇极门接受群臣祝贺,然后又与首辅王锡爵谈话。辞别时,王锡爵可怜兮兮地说:今日见皇上,不知再见何时?可见首辅见他,也不容易。<sup><a id="noteref_4" href="#footnote_4">[4]</a></sup>

<a href="#noteref_13">[13]</a>见《明神宗实录》卷五百一十。

这倒也罢了,反正“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的模式古已有之,能够祭祀天地祖宗也算尽职。可惜,这件事皇帝也不想做。万历十九年四月初一是他最后一次祭祖,以后就全由别人代劳。看来,他连祖宗都不想见,何况臣下。<sup><a id="noteref_3" href="#footnote_3">[3]</a></sup>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