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有朋友曾经将《此间》和《围城》比较,认为相比《围城》练达的文字和犀利的笔调,《此间》未免显得太天真和随意了。
这个缺点我不能否认,钱先生的博学和犀利令我只有瞠乎其后的余地。
不过事实上这个缺点也正是我的目的,我无意以冷静的目光去审视当年的对错,《此间》只是一个少年时代的轻狂舞蹈。
在我尚未遗忘前,我用当时的心情把过去复制下来,留给多年后的朋友和自己看。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初夏之夜,在窗前和同学说起过怀旧,窗外的布谷叫个不停。
《此间》中的大部分故事并非出自杜撰,有我个人的经历,更多的是我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
大部分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北大,也有少部分来自其他的大学。
而主要人物的性格,则是从我无数的朋友中提炼出来的。
曾经有朋友追问我自己在这个故事中到底扮演哪个角色,我只能遗憾的说这里有我的影子,但是没有真实的我。
故事中的“乔峰”我曾有幸见到,但那已经是在出国后。
不知道那时可有一个女生抱着课本经过我们的窗下。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切都已经是记忆中的剪影了。
谨以此文,怀念一个不知姓名的朋友。
江南smenhu.cn于凌晨
某师兄对我转述了这个故事,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和“乔峰”有一面之缘。
当时很想追问他那个故事有几分真实,不过看他只是淡淡地笑,我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时作为“乔峰”原型的师兄已经结婚,不知道他的“康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确实是轻狂和稚嫩的,许多朋友也是如此,包括我们的“乔峰”。
所以失去了一些东西,结果总是不容易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