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但得心相寄(八·全)
温文尔雅的举止动作,进退有据的举手投足,考究合体的穿着打扮,在在都显示着这位客人有着优沃的生活环境,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有丰富的社交经验。
虽然坐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小饭店里,但他却依旧是气度雍容,泰然自若。
林林总总透露着的信息,就是他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份,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
这位客人浑身上下散发着潇洒、飘逸、温厚、自信的意气风发,足以让任何一个青春少女全然忽略了他的年龄,眼角眉梢的沧桑也只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成熟和睿智。
柜台后面,一个穿着朴素,打扮略显土气,但红扑扑的圆脸上挂满了健康而阳光的微笑的服务员小姑娘,正侧仰着头看着电视里的综艺节目“咯咯”而笑,全情投入地沉静到了自娱自乐中去了。
其实,忙了一整天的她已经很累了;其实,那千篇一律的综艺节目也挺乏味的,远没有那么吸引人;其实她又何尝不想早点儿回去泡泡脚、冲个凉,然后舒舒服服地一觉睡到大天明呢?但是没办法,她还是只能靠着这乏味的电视节目钓着精神,等着收拾打烊,因为店里还有客人。
虽然不是饭口,虽然都快接近打烊的时间了,虽然小小的铺面里早已没有什么其他的客人了,可靠窗那张桌子的两边那两个客人却似乎还没有想要起身走人的意思。
所以,可怜的服务员小姑娘还是只有强打着精神等待下去。
讨生活呀,就是如此艰难。
第十八章 但得心相寄(完)繁星朗月,云淡天高。
雨后的夏夜难得的一片清凉,一片爽利。
习习的清风里,充斥着浓郁的槐花清香;皎皎的月色下,流淌着沉沉的梦幻景色。
虽然天时已然不早了,大多乘凉消暑的人们都以各自回家,准备上床休息了,湿漉漉的街上却依然还有不少贪凉的人们流连忘返,不愿错过了这难得的美景良辰。
街边小饭馆。
窄窄的折叠小桌上铺着雪白的塑料台布,呃……虽然这厚厚的塑料台布已经开始泛黄,还有很多碗底、烟头、火柴梗之类的烫痕,但收拾得却非常干净,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油渍,所以,这个“雪白”的评语应该还能继续使用在它身上吧。
桌子两边的两位客人虽然已经在这里坐了两个多小时了,但桌上的菜色却出奇地简单,只有三个碟子一个小碗,三个碟子里分别是已经吃得七零八落的花生米、拍黄瓜和拌海蜇,那只小小的白瓷茶碗里却只剩下一点儿醋底儿和几片细细碎碎的香菜叶了,看来那应该曾经是一小碗老虎菜。
菜色简单得近乎寒酸,也少得让人同情,但就这点儿菜却让桌子两边的这两位客人喝下了将近三瓶白酒。
饭馆是这么样一个普通简陋的小饭馆,菜就是这么一点儿寒酸的素凉菜,酒看来也不是什么高档酒,不过大路货而已,但坐在小桌两边的两位客人却一点儿也不普通,一点儿也不寒酸,一点儿也不大路!呃……至少是其中一位吧。
这位客人有着一张棱角分明、英挺不凡的脸,却又满脸的书卷气;一双微微显得有些细长的丹凤眼深邃而明亮;笔直高挺的鼻梁在亚洲人中来说,居然大有“鹤立鸡群”之势;一头乌发修剪得齐整熨贴,梳理得顺滑光洁;唇上两撇修剪得齐整如刀的短髭和眼角微显得鱼尾纹悄悄透露着这位客人的年龄;一件显然是出自名师裁剪的淡海蓝色纯棉休闲衬衣下,却是一具胖瘦合度、矫健依旧的身躯,全然没有因为岁月的风霜和养尊处优的生活而走样失型。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简单得近乎简陋的街边小饭馆。
十几平米的铺面,五六张简易的折叠小桌,桌边有些随意凌乱地摆放着十几张圆凳。
最里面的墙上是一道通向作为厨房的后进的门,门边摆放着一个作为酒架的架柜,上面罗列着几十个瓶瓶罐罐,白酒啤酒、软硬饮料品种倒还真不少。
与酒架隔门相对的另一个墙角距地两米的高处,用角钢打着一个架子,架子上安置着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半旧彩电。
酒架的前面是一个看起来已经很破旧,但是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铝合金柜台,柜台里摆放着两层十几个锃光瓦亮的不锈钢小盆,盆里盛着的是各式各样的下酒小菜,只不过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小盆早已都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