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五十一章 大明江山稳固计划

第五十一章 大明江山稳固计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然没有钱,市面上的商品又不足,光印钱没有生产力的话,只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以工代赈,让经济腾飞的事情。

之前大明肯定办不到。

但现在不一样。

如果朱云峰能够让大明市面上的粮食迅速充盈,又带来大量白银的话,以工代赈就能行得通。

这个词他们不懂。

“范仲淹以前干过,就是雇佣百姓干活给工钱,能活跃经济。”

朱云峰坐到了椅子上道:“我知道我说这句话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朝廷没钱,只能白嫖百姓劳动力。但我们这边走上正轨,马上就有钱了,大量白银过来,国家立即停止徭役,全国范围内以工代赈,招募百姓干活给钱,整个国家经济瞬间就能起飞。”

这一点别说朱云峰和季赫,就连后世一个高中生都知道,罗斯福新政就是在高中历史教科书里的事情。

除此之外,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也是这么个道理。

朱云峰把带的礼品放在地上,听到这句话,忍不住说道:“这对百姓又是个负担啊。”

“我何尝不知道,但正是农闲,百姓与其在家,不如出力修缮堤坝。”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

“哪有,老祖宗,你自己是百姓出身,应该也知道冬天也可以去挖点野菜,或者想办法去山里打点猎物维持生计。”

朱云峰反驳道:“要是直接被征调当徭役,不仅白出力,还得自己备食物,对家庭是个承重的打击,很多家庭都会因此而家破人亡的。”

而且我国这些年来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了工业发展迅猛,大量出口换取外汇以外,国家疯狂基建,以至于获得了一个基建狂魔的称号也是功不可没。

因为基建就意味着无数工程,大量工程的出现让无数劳动力参与,那些建筑工人有了工钱,就会去消费,从而让经济迅速发展与腾飞。

所以不管任何时候,基础建设永远都是快速让经济发展起来的最好办法。

当然。

前提是国家财政富裕,国库有钱,加上充足的物质条件,也就是生产力达标,市面上不缺商品才能做到。

听到他的话,朱元璋罕见地没有训斥,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

“这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以工代赈咯。”

季赫搭腔道。

“以工代赈?”

朱元璋父子三人面露疑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