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非花
……
且不说此时台下众人的纷纷议论,台上的孙丽丽和李离也一脸奇怪的看着刘建云。
孙丽丽眉头紧皱,心中暗道:难道真的徒有虚名?
李离也颇为不解的想到:难道那日乡试真的是碰巧?
总之,此时的刘建云就像是过街得老鼠一样,人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似乎看他出丑是件很开兴的事一般。
先用花和雾比作刘建云。
前面‘非花’,‘非雾’又均是否定,显得意境十足,但是后两句却话锋一转,直接点名了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以长久。这样一来就讽刺了刘建云的名声只不过是假的,是徒有虚名罢了,等到京试之后,就会真相大白。而罗成似乎觉得这样讽刺刘建云便不够,所以又加了‘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来升华前面的讽刺,由此再生发出了两个新兴的比喻:暗中更是讽刺刘建云暗慕虚名,不过这种虚名就像梦一般,虽然很美好,但是却很短暂,等到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便是刘建云声名扫地之时。
这首‘花非花’中的比喻一环扣一环,行里之间更是行文流畅,众人在联想到罗成对刘建云的眼神,不禁各个都拍案叫绝,虽然这时一首讽刺刘建云的诗,但是却讽刺的毫无破绽,更是一环紧接一环,把刘建云骂的体无完肤。
此时,众人都颇有意味的看着刘建云,似乎想看这位蜀国新晋才子是不是正如罗成诗中所说的徒有虚名呢?要是刘建云不反击的话,他徒有虚名的名号便是坐定了,估计在京试之前都抬不起头了。
可是刘建云心中的难处却更甚,要他述说观点,他可以自信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所有的人,但是要他作诗就显得为难了。他出身的年代是二十世纪的中国,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学过诗词歌赋,所以要想写出一首像样的诗来,其中的难度基本不亚于让他进阶长生的境界。
罗成这一首诗,算是非常的成功,不仅把大会的氛围推到了**,更是直接讽刺打击了自己的对手刘建云。果然是才思敏捷之人,难怪有凡间文曲之称啊。
这个时候刘建云也想到了剽窃以前中国古代的诗歌,但是怎奈初高中学的诗就那么几首,现在搬出来作为反驳只用根本就不适合啊。
看着犹豫了许久的刘建云,台下众人不屑的有,担心的有,一副看好戏的也有……
“啧啧,罗成公子果然不愧是有凡间文曲之称啊,一首诗歌就讽刺得这个袁雷毫无反击之力,今天之后,恐怕罗成公子此举就会传为佳话吧。”
“嗯,看来这届状元应该就是罗成了,我看这个袁雷估计是在乡试的时候,刚刚好写到一些符合太师口味的文章吧,所以才得以免除郡试,直接进入京试,这命也真够好的。”
“果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这个袁雷前段时间名声那么大,现在果然不愧像罗成诗中所说一般啊,原来也只是一个徒有虚名之徒。花非花,雾非雾。袁雷非有大才之实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