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赤伶》一响,泪洒当场
更像是投入一场演出当中,如痴如醉。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唱悲欢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落,凭谁说?”
阴柔的歌声,一时分辨不出演唱者的性别!
然而,正是这种模糊不清的特质,更为歌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让人值得大夸特夸的是旋律的起伏和变化。
前奏是传达歌曲情感基调最有效的途径。
有言道,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
华夏的传统乐器,每一个都有它独一无二的魅力,就比如二胡。
二胡一拉,就知道该哭了。
声音里带着丝丝缕缕的忧伤,如轻烟薄雾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像是无力面对无法逆转的结局,娓娓道来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让人不由心尖一颤。
细腻的演唱,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悄无声息地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裹其中。
让一时忘了自己的目的——分析演唱者的特征,辨别演唱者的真实身份。
这首歌,应该很凄美吧?
更让他们惊讶的在后面。
前奏缓缓落幕,随后,一道雌雄莫辨的吟唱响起。
婉转低回,姿态袅娜。
“戏一折,水袖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