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司马氏危矣!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司马氏危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锐冲营骑兵紧随其后,马儿嘶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紧接着驰道上一辆接一辆的辎重车木轮,发出轱辘的响声,大军出发启程返回青州平原,休整数月后,等到来年开春,便将战兵军士的亲眷家属迁移去司隶,将青州发放的耕田,同样按数量改为河内、河南。

如今近乎全取河北冀州、幽州,平原郡作为征讨河北的重要郡县,已然没有那么重要了。

为了更快讨平天下,平定关中、并州、雍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将重心迁往雒阳附近,已是势在必行。

剩下的安定河北,就要交给荀彧以及青州各郡的官吏了。

特别是刘晔等身为江淮人士的属吏,没想到直接让大王调度到了最北边。

纵使心中叫苦连天,但是主君有令,掾吏岂能不从,大不了咬咬牙坚持过来,总不会冻死在幽州。

随着当年刘备赠送北海相孔融的氅衣,结果他每逢天冷时便拿出来对着诸多儒士显摆,使氅衣从此流行于青、徐之间,秋天可以单独穿,到了冬天还可以搭配裘袍,特别保暖。

又因高祖为亭长之时,以竹皮为冠,时时冠之,所谓“刘氏冠”也。

于是北海有好事的儒士笑言玄德公有高祖之风,故雅称氅衣为:“刘氏袍。”

刘备在行军途中,下发文书至平原,任荀彧兼领冀州治中从事,关羽督冀、幽二州军事,鲁肃数次立功,改任军师校尉佐之。

许多士人聚会以头扎帻巾,身着刘氏袍,以示风雅之气,无形之间让氅衣风靡一时,大行其道。

所以刘备看到从南边调来的许多官吏,几乎皆披着氅衣,也没感到有什么吃惊。

只是在心里思索,遭遇天气寒冷,官吏尚且有裘袍、氅衣,而幽州各郡衣袍不足的黔首百姓,又能用什么衣袍取暖,临近出发之前,刘备再度对众人叮嘱道:“每逢大雪必有寒灾,州部须下发文书到郡、县、乡里、让小吏巡看各家,择役属为柴草不足者,多补之。”

曹洪、刘晔、步骘、卫旌、司马朗等人皆点头称是,拱手齐应道:“我等必奉大王之命,安定幽州,抚恤百姓。”

刘备对他们轻微点头,拱手作揖,接着翻身上马背,扬起马鞭一挥,驰骋而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