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毕竟扶摇台那场棋,李子冀赢了木南山。
一炷香被点燃,清气扶摇直上,所有人都是静静看着,不敢打扰,咏梅是文人之间经久不衰的诗题,自古以来无数咏梅诗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的出现,精品当然也有,而且不少,但更多的还是下品。
正如大儒梁借刚刚所言,咏梅诗好写,但要写精不容易。
尤其对手还是周郎童,也不知道这位圣朝的李公子能写出什么样的咏梅诗来。
周郎童看着李子冀,显然他已经有了腹稿,淡淡开口:“我可先作一首,李公子酌情即可。”
大儒梁借微微颔首,起身来到了二人面前,朝着天空抬手轻挥。
两张巨大的白纸凭空浮现在所有人的头顶上空,看得出来,这位大儒是打算直接将二人所做之诗呈于纸上,供所有人观看。
“咕嘟!”
不少人悄无声息的咽了口唾沫,大儒亲题,这两首诗无论质量如何,少说也要在白玉城流传数月,若是写的不好,就等于是被人耻笑数月。
对于作诗之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大儒梁借在看着李子冀,提点道:“咏梅一题虽不算难,但想写精却不容易,周郎童诗才不浅,你且好生应对。”
这是善意的提醒。
李子冀躬身行礼:“晚辈知晓。”
周郎童要与李子冀斗诗并没有太多太复杂的心思,他只是在这里恰好看见了李子冀,在儒山之时又时常能听见木南山对李子冀的夸赞,那现在既然见面,自当比个高低。
或许,这位小公子心里也存了些要替木南山找场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