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装腔指南 > 脑膜坏了(1)

脑膜坏了(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id="jz_0_30" href="#jzyy_0_30">(2)</a>Very pointed,名字之后的缩写往往指代一个人的头衔、职位、荣誉,等等。

艺术天才和纯粹的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下面是三个越过这条线的人。

<a id="jz_0_31" href="#jzyy_0_31">(3)</a>英文中masochist中间的“so”是发S这个音的,但作家Masoch中间的“so”应发成Z,即,正确的译名应为“马左克”。

1869年,年轻的奥地利小说家利奥波德·冯·萨克-马索克当时的情人有个浮夸的名字:范妮·皮斯托,两人签了一份合同,规定接下去的半年间,萨克-马索克会成为她的奴隶。作为回报,她要尽可能地多穿裘皮衣服,特别是在心情残暴的时候。

跟很多十九世纪的文人一样,莫泊桑染了梅毒,后来发疯了。他相信自己的脑汁正从鼻孔和嘴巴里流出来,而他尿液的成分是钻石。他倒也不是需要新奇的渠道来增加收入,他以飞快的速度给报纸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也有人说他就是写得太快了),当时短篇小说比现在好卖,莫泊桑早已发了大财。

两人坐火车前往威尼斯,因为他们知道到了那个地方就没有人会认出他们了。范妮坐的是头等座,而利奥波德则作践自己,去了三等车厢。此类细节和其他发生的事情(包括激情四溢的鞭打)都披露在了一个中篇小说《穿裘皮的维纳斯》中;这也是萨克-马索克目前唯一能在英语中读到的作品。不过他的名字则在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的《性心理疾病》(1886)中永垂青史,因为书中把它作为词根变化成了“受虐狂”这个词,指代那些在痛苦中获得性爱快感的人——与之相对的,是他把萨德侯爵的名字变化成了“施虐狂”(sadist)——靠给别人施加痛苦来获得快感。

<b>用法:</b>掉书袋的时候要是想举一个文句精炼的作家,莫泊桑比海明威更好(因为海明威太容易想到了)。

当他没在受鞭打的时候,萨克-马索克为妇女权益和对犹太人的包容而奔走呼号。他虽然晚景凄凉,但他最喜欢的一只猫更惨——它被主人利奥波德掐死了。当他的妻子霍尔妲发现他和那只猫的惨状,丈夫萨克-马索克滔滔不绝地宣扬着将你钟爱的东西杀死是何等美妙时,很好理解为什么霍尔妲接下来就把他关进了疯人院。据说他1895年死在了那里(虽然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十年之后才死的)。

作家

萨克-马索克在二十世纪中期的反文化运动中意外又成了偶像。他对畸形情爱的描绘很打动摇滚乐队“地下丝绒”的卢·里德,后者写了一首歌叫《穿裘皮的维纳斯》,放在乐队第一张大碟中。用这样的歌名自然也有炫耀博学的心思——想必,把自己命名为“荒原狼”的摇滚乐队一定也有同样的动机,因为这是德国一个时髦作家的一部小说的名字。

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

<a id="jz_0_29" href="#jzyy_0_29">(1)</a>原文“Insane in the membrane”,出自柏树山乐队(Cypress Hill)的一首歌,名为《脑子坏了》(<i>Insane in the Brain</i>),“membrane”是歌词中压韵的文字游戏,后来这句话被广泛使用,强调疯癫的程度。

<b>居伊·德·莫泊桑</b>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