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装腔指南 > 私生子

私生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作家

托马斯·潘恩是个私生子,出生于诺福克一个工人家庭,一辈子致力于不让那些专横的统治阶层侵害普通人的权益。他扬帆驶往美洲,正好目睹了独立战争;他写的五十页小册子《常识》,激励了美国军队继续斗争,直到完全摆脱英国国王的统治。据说几乎每个美国士兵都读过或听别人读过这本书,而潘恩的书名本身就足够革命性,因为它隐含的意义是你不需要成为一个贵族才能分清对错,常识该是人人都有的,即使平常人也有。

Louis Aragon,1897—1982

法国大革命蠢蠢欲动的时候,潘恩回到了欧洲。他读到埃德蒙·伯克<sup>∗</sup>的《法国革命论》,对其中的保守想法感到大为不齿,写了《人的权利》(1791)作为回应,提出一个政府如果不能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起来推翻它。这本书大获成功,却让他动荡的生活又添了许多曲折。他被判了刑,罪名是诽谤伯克,但逃脱了制裁。他在革命中的法国成了大英雄,但又和罗伯斯庇尔的支持者交恶,十分侥幸才没有死在绞刑架上。他见到过拿破仑,后者说他睡觉时枕头下面会放一本《人的权利》。但观察到拿破仑愈发投入于篡位夺权,潘恩把他称作“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冒牌货”。

<b>路易·阿拉贡</b>

<b>让·阿努伊</b>

伊拉斯谟曾一度住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王后学院,他渐渐对那里的天气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也对英国艾尔啤酒恨之入骨(这就想不通了)。同时,他参与了当时的一些神学论争,有些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陈腐:比如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否一生都是处女(伊拉斯谟相信她是的)。他还有条有理地花大力气解答过其他一些问题,至今仍很重要,比如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伊拉斯谟在这点上和教会的教义一致,认为我们是有的。

既是战争英雄,又是超现实主义的创立者之一,还写共产主义诗歌和小说,阿拉贡在法国自然很受欢迎。他的好几首诗都被像雷欧·费荷这样的低吟歌手谱上了曲子,让他的名气更响了。如果见到他本人,你会觉得文人的优雅被他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他还有个美丽动人的妻子——俄罗斯作家埃尔莎·特丽奥莱。

<b>托马斯·潘恩</b>

这样稀里糊涂的童年教育让阿拉贡对女性有种本能的同情,而且深深地渴望成为某个团体的一员。他一开始是达达主义的成员,经过努力,成功地创作出了完全胡扯的艺术和诗歌。后来,他和安德烈·布列东一道发起了超现实主义的运动;这和达达主义有相似之处,就是没有像达达主义那么莫名其妙。不过,阿拉贡回看自己十五年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生涯——做了很多像写自书诗歌(也就是头脑里不管想到什么都写下来)之类的事——把它定性为“年轻时犯的错误”。跟很多超现实主义者一样,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心于共产主义,果然没过多久就入了党:他又可以隶属于一个新的集体了,而且在约瑟夫·斯大林身上找到了一个强大的父亲形象,以弥补童年的缺失。

潘恩的最后几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他因为宣称自己是个自然神论者,被社会所排斥;自然神论者认为神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基督教《圣经》中的上帝。这个人心里想什么总是要说出来的。实际上,他唯一的伪装大概就是他的名字了。他出生时叫“Pain”,但在最后加了一个“e”,让它看起来更有身份一些。然而他的做法是社交矫饰中相对柔和的策略,不像一位画家……

父母并未成婚就生下自己的奇耻大辱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已经不是什么要紧事了,这种变化值得庆幸。但在过去,这是一副沉重的担子——不过对于某些私生子来说,这似乎激励他们做出了更加了不起的事业。

<a id="jz_0_16" href="#jzyy_0_16">(1)</a>指(文艺复兴时所推崇的)多才多艺、博学的人。

Thomas Paine,1737—1809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的童年和旁人不同。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的母亲当时恋上了一个比她大得多的已婚男人,后者一直没有承认这个儿子。为了掩盖这个丑闻,阿拉贡小的时候一直以为母亲是自己的姐姐,而祖母(她被自己的丈夫抛弃了)是他的养母。直到年轻的路易要奔赴一战的战场,秘密才被公布。因为殉于前线的可能性并不小,家人决定是时候把真相告诉他了。

作家

<b>用法:</b>聊起超现实主义的时候,可以提一下萨尔瓦多·达利、安德烈·布列东<sup>∗</sup>和路易·阿拉贡。其中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你提到了相对而言更冷僻的阿拉贡。

<b>用法:</b>把托马斯·潘恩作为自由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提起时,按照惯例,要把他喊成“汤姆·潘恩”,甚至“老汤姆·潘恩”,就好比他跟你是多年的好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