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装腔指南 > 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说家

就跟他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巴尔蒂斯的艺术也是自说自话的。他的主要创作都是描绘裸体少女,而且经常是青春期之前的少女。这听起来挺先锋,但他却选择了一种保守的、形象化的风格。(这种保守的画风在当时甚至让人侧目,因为所有他的同辈都在追求最新的抽象画法。)他最有名的一幅画叫《吉他课》,一个穿着衣服的女人,岁数更大一些,腿上横抱着一个半裸的前青春期少女,就如同她是一把吉他。如此构图的隐含义自然是这小姑娘要被“弹奏”了。但巴尔蒂斯一向坚持此类意象都不是情色的:他只是在让我们面对一个我们想躲避的事实,那就是孩童也有性器官。不管你相不相信这份辩驳,巴尔蒂斯对于年轻女子的魅力的确有心动的时候。他遇到自己第一任妻子的时候,对方才十二岁(虽然他等了十五年才娶了她)。他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三十五岁。

<b>用法:</b>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已经成了高产作家的代名词,也等同于像中了邪一般的精力充沛,等同于压抑不住的磅礴气势。它也可以表示一种极为细致、包罗万象的现实主义。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是个“大假发”<a id="jzyy_0_19" href="#jz_0_19"><sup>(3)</sup></a>。这可以照字面理解,因为他的确会戴一个很大的头套。同时,这自然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他在多到让人咋舌的领域中都是顶尖的人物。比方说,他改良了帕斯卡计算器和现在电脑中用的二进制系统。他写散文、写书,主题包括数学、逻辑、政治、法律、伦理、神学和历史,而且要历数他的成就,这才刚刚开了个头。事实上,有人计算过,如果你能把莱布尼茨的所有作品头尾相接排列起来,然后点燃它们……你就能少读许多书了。

<b>用法:</b>几杯酒下肚,你只觉得爱上了全人类,可以说一句:“我不禁觉得的确有一种莱布尼茨式的善意规则在管理着整个宇宙”。

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记得莱布尼茨是他可能抄袭了两个同时代的人。艾萨克·牛顿<sup>∗</sup>控告莱布尼茨窃取了他的微积分理论(用数学测量变化的理论)。当时莱布尼茨被判抄袭罪名成立,他的晚年也被这个阴影笼罩。但到了今天,一般来说,大家都同意莱布尼茨是自己想出他的微积分理论的。

哲学家、数学家

据说莱布尼茨还抢走了另一个人的想法,这个人经常被拿来和他作比照,叫巴鲁赫·斯宾诺莎。斯宾诺莎一直待在荷兰的家里,对俗世的成功全不介怀,而莱布尼茨则在世界各地奔走,从祖国德国到英国、法国和其他地方,永远在关注着有什么头衔和荣誉可以捕获。(他在自己的姓氏前放上代表贵族的“von”应该是没有什么理由的。)斯宾诺莎想象的是一个不干涉人事的上帝,而莱布尼茨则相信宇宙被一种善意的规则所管辖、指引,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世间最美好的地方。伏尔泰<sup>∗</sup>嘲笑过这种乐观,在小说《老实人》中把他塑造成了永远积极向上的邦葛罗斯博士。在伦纳德·伯恩斯坦改编的音乐剧版《老实人》中,邦葛罗斯正要被处决,他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上帝以无限智慧,让绳子的发明成为可能,而绳子不做成绞索又有何用?”然后他就被吊死了。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b>奥诺雷·德·巴尔扎克</b>

<b>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b>

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

巴尔蒂斯的名声很多年间一直在增长,也得益于他跟其他文化名人之间的交情,比如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和安德烈·马尔罗<sup>∗</sup>。而且他活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岁数,这也有关系,因为到了晚年,大家似乎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迷人的逝去的时代。同时,那个对于凯特·摩丝很有用的手段他也用来激发大家的好奇,那就是几乎从来不接受采访。他的葬礼有很多国家领导人和摇滚明星到场。U2的Bono唱了首挽歌,而长椅上,模特艾拉·麦克弗森在落泪。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