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纳粹骚扰
对于纳粹,不管你说什么——真的,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是活该。除了那些更加让人作呕的罪行之外,他们还迫害作家,压制言论自由。
这个人肯定做对了一些事情,否则纳粹不会这么讨厌他,想要扰乱他在慕尼黑的一次演讲,不但关了他的灯,还扔臭弹到舞台上。鲁道夫·斯坦纳身上到底是哪一点让他们如此烦心呢?他有些关于种族的奇怪理论,但跟纳粹的奇怪理论说不到一起去。不过话说回来,斯坦纳的大部分理论都疯癫到家了。这个奥地利人最重要的创见是把某种科学方法运用到唯灵论——就是鬼啊,报应啊,转世啊。斯坦纳相信自己九岁的时候见过婶婶的鬼魂。还相信他碰到过耶稣。如果你感兴趣,他称自己这套哲学为“人智学”。这种疯还是疯得比较友善的,一直在强调爱的重要性和类似的东西。
<b>用法:</b>如果你要表扬一个小孩的涂鸦,可以含含糊糊地说一句:“看到这幅画让我想起某几幅夏加尔的中期作品。”
<b>用法:</b>一个朋友如果爱好有机食物,就问他是否赞同鲁道夫·斯坦纳更广义的唯灵论理念。
马克·夏加尔出名的是他孩童一般的情感和使用迷人的色彩——他最喜欢画拉大提琴的山羊,就很好地表现了他的这两种特质;但夏加尔远远不止这样,除了绘画,他还为教堂装饰彩色玻璃,给巴黎歌剧院创作天顶画,还给某个版本的《圣经·旧约》绘制了一系列广受赞誉的插画。
哲学家、唯灵论者、教育家
<b>用法:</b>关于“弗洛伊德学说”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一切说到底都是“性”。几乎在任何谈话中,你都可以问:“要是弗洛伊德会如何评论?”然后挑挑眉毛。
我们形容一个人是天才的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往往是指他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你随便看看克利的创作生涯,就知道他的风格多变到让人震惊,就好像他每开始一件新的作品都要重新发明一种画法,而几乎每次都大获成功。而另一个特点也与此相关,那就是他有种孩童般的调皮(毕加索<sup>∗</sup>和爱因斯坦<sup>∗</sup>身上也找得到这种特质),有时候在画作里会引入幽默和简笔画的小人。
心理学家
克利性格很羞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魏玛的包豪斯学校当老师的时候,会倒退着进教室,然后讲课也不朝学生看。他的这些讲课内容出版之后,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成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理论之一。纳粹自然而然容不下他的那些先锋思想,虽然克利不是犹太人,但他很现代,这就足以让当权者把他定为“堕落”了。他本来在杜塞尔多夫教书,被开除了,作品也从画廊里撤了下来,任何买过他画作的人都遭到了迫害。克利晚年得了硬皮病,皮肤会一点点变硬,让行动变得困难,他也最终因此而去世。
Sigmund Freud,1856—1939
“失去”是这位艺术家永恒的主题,是他怀念成长过程中那种传统的犹太生活方式。他在俄国小城捷布克斯长大,父亲在一家鲱鱼加工厂上班。很多在他绘画里时常出现的意象,包括鲱鱼,就来自于他对故乡的记忆。夏加尔离开俄国,到了巴黎之后,依然感受着“失去”。纳粹针对他这个犹太艺术家,1933年在焚书运动中烧了很多关于他作品的书,让夏加尔觉得只能离开欧洲,住到了纽约。他后期的作品不但表达他自己的苦难,也表达了整个犹太民族的苦难。虽然夏加尔对这个主题往往都采用侧面表达,但在1938年的《白色十字架》中他不再欲言又止,画了一个十字架上的耶稣,周围是纳粹因为仇恨犯下的罪行。
Rudolf Steiner,1861—1925
不过,我们不该把夏加尔想成是一个描绘阴暗或凶残画面的艺术家。更体现他风格的或许是《新娘》,上面有一个披着婚纱的女子,旁边是那头无所不在的拉大提琴的山羊。整个画面如梦似幻,浪漫得让人晕眩,而与此同时又颇为忧伤。(画中这位新娘可能是夏加尔的第一任妻子贝拉,在创作这幅画的几年前去世了。)在理查德·柯蒂斯的浪漫喜剧《诺丁山》里,《新娘》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变得家喻户晓。电影里茱莉娅·罗伯茨演了一个超有钱的电影明星,为了表达对休·格兰特的爱意,把这幅画送给了他。知识问答:柯蒂斯那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开场时,埃尔顿·约翰唱了一首《可惜不为我》,那么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谁呢?
<b>鲁道夫·斯坦纳</b>
<a id="jz_0_53" href="#jzyy_0_53">(1)</a>Complementary medicines,如针灸、接骨术等。
<b>马克·夏加尔</b>
<b>西格蒙德·弗洛伊德</b>
Marc Chagall,1887—1985
他对补充医学<a id="jzyy_0_53" href="#jz_0_53"><sup>(1)</sup></a>有兴趣,还建议农夫要根据月亮和其他天体的位置来插秧,不过除此之外,斯坦纳有几个并非完全胡闹的想法。(他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缺想法——所以总有几个会中也不奇怪。)在管理国家这件事上,他呼吁要把政治、经济和文化机构分开。他是有机农场早期的支持者。但他狂野思维留下印记最多的领域是教育。现在仍有上千家斯坦纳学校在运营,学生在那里所接受的教育比普通学校更随性,分配在文科和理科的精力基本上是对等的。斯坦纳一个有争议的想法是孩子长出恒牙之前不必认字,所以他那些学校的学生往往在识字率上稍微要差一些。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