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哪能这么比,电线设备不用做设备基础,你电缆设备光拉铜的和绞线的就得用基础。你们买的二手设备包括哪几样,明天给我一份传真。我明后天问我们供应科的同事找家电缆厂看看,彻底给你估算个用款计划表,如果你能吃得消,就上,吃不消,创造条件上,实在不行就拉倒。星期六晚上我下班回家一趟,见面再商量。”
杨速急道:“大哥,要不你回来上学,你一向功课好。我去挣钱,我真的不喜欢读书。”
“你先说能不能上。”
士根无奈地叹一声气,索性起身前去找雷东宝。雷东宝见士根一脸无晴无雨就是有点闷,没多问,估计告状不顺,他有点高兴,当然答应半个小时后的电话由他来打。士根想赌气离开,反正这已经变成他们雷东宝一家子的家事,他还在旁边凑什么热闹。但被雷东宝硬拉着去村办。
杨母便跟上一句:“这小子,嘴巴没个正经,谁不知道你眼高手低。”
很准时地,雷东宝迫不及待地拨通宋运辉那儿的电话。但宋运辉显然没想到来电的会是雷东宝,惊异地问:“大哥你怎么……”
杨巡嬉皮笑脸地道:“想找,癞蛤蟆想找个天鹅吃吃呢。”
雷东宝急道:“你别问我为什么,我问你能不能上。”
士根心里生气,多年交情,雷东宝竟然会为一件事说废就废他,人性何在。雷士根很想撂挑子不干,让雷东宝想上啥就上啥,他眼不见为净,这两年的高收入够养活他。可是,想到雷东宝一天到晚的辛苦才支撑出小雷家的今天,想到雷东宝曾经单刀赴会把他从老书记家人手底解救出来,想到雷东宝这几年对他彻底信任交付大权,他虽然生气,可心里依然是感激的。他不能袖手不管。
杨巡笑道:“那还不够,三个以后还都得读大学呢,房子也得翻新,等春天雨水过后我们盖幢水泥三层楼,以后下雨刮风不用担心漏。妈,别担心我,现在不比刚去东北那时候,现在去,我到处都是朋友,不怕。”
士根唉声叹气,虽然已经被雷东宝戳穿他施缓兵之计,可他还能做什么?解铃还须系铃人,上回雷东宝丧妻沉沦,是他找宋家父母劝说雷东宝。这回电缆厂的事,显然只有宋家弟弟才能化解。他知道宋运辉家里已经装上电话,他等到晚饭后才又回村办,对,就是堂而皇之地,不怕雷东宝看见他回村办联系宋运辉。
“话虽这么说,可好歹两个人一起彼此有个照应。你挣的钱也不少了,要不你也留下来读书。”生活的艰苦,让杨母看上去比同龄人衰老。
宋运辉边听边记录,等士根说完,宋运辉一时无法定论,看着那些数据,对雷士根抱歉地道:“士根哥,你给我一些时间好好分析一下。大哥做事一向粗中有细,他的直觉,或者说眼光,往往很准,半个小时后再给我电话。”
杨巡警告似的瞪杨速一眼,被妹妹扭进屋去。这边表姑有意问他:“杨巡,对象找了没?”
宋运辉没肯定也没否定,只说:“我不清楚你们的电缆设备是怎么样的……”
“大哥给我买。”杨逦笑着跑出来,撒娇地扭着杨巡的手臂,“大哥,我铅笔又断了,卷笔刀不好使,还是你削得最好。大哥,还得磨刀。”
“与电线的没差多少。”
“你那么能?”杨巡忽然展开笑脸,扬声道,“杨逦,你又偷听,你也不换件变色龙衣服出来偷听。”
晚上,等弟妹们都跑外面放鞭炮,杨巡才与妈轻声商量杨速读书的事。对自己这个能力很强,在村里做妇女主任的妈,杨巡向来不敢转弯抹角。“妈,让杨速留下来读书,你别担心我心里委屈,我做大儿子的让你和弟妹们生活过得好,我很得意。等他们读上大学挣来工资,我再找机会读书。杨速本来就不肯读书,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再混几年,他更不肯坐下来读书,他现在不读以后没机会了。”
宋运辉放下电话,抓来一支HB铅笔开始计算,这是他这个技术人员的惯性,手头喜欢铅笔胜过其他。士根虽然料想宋运辉也不会听他一面之词,知道肯定要给宋运辉思考的时间,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影响小雷家的决定。但等待宋运辉给答复的半个小时还是漫长得让他差点发疯,一个人坐在村办,将报纸翻得惊天动地。
“好啦。”杨连推开作业,纵身跳下温暖的火柜,又从被窝里挖出一大甑发得极好的面,自觉开始揉面。这套散手,杨家五口除了杨逦,个个都会。杨速咕嘟着嘴巴进来,自觉斩肉剁葱。杨巡去灶下生火,空闲不添柴的时候,一只脚拉风箱,两手腾出来替妹妹削铅笔,杨母将一只肥鸡汆进大锅,上面盖上蒸笼,先蒸上一笼甜馒头。只有小妹彤红的身影蝴蝶般地飞来飞去,一屋子都是过年的热闹。杨家今年才得有鱼有肉,过年有个过年样。
士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东宝是为谁报仇?就是为宋运辉的亲姐姐。看当年葬礼上两人差点打起来,可见宋运辉也是一腔血性。士根心想,光一个东宝书记就已经够强硬,如果又多一个撑腰煽风的,东宝还肯罢休?他刚刚这个电话,会不会反而是引狼入室?
表姑与那姑娘都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不再勉强,坐坐走了。杨母送走客人,笑眯眯地言若有憾地嘀咕说:“这三天来的客人比前三年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害得我都没时间给你们做包子。杨连,看看面粉发好没?别找借口赖火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