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70章 民营航天的重大突破

第170章 民营航天的重大突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采用的技术路线还是7台发动机并联的无助推器方式,林燃就是华国民营航天的头号人物,没有之一。

比其他做小火箭的同行快了不止一倍,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做数学试卷,别人做一百二十分钟做出来一个九十分(满分150),你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做出来一张130分的答卷。

如何考150,在资本的视角里还是得搞定可回收火箭。

但一般由于级间比不够合理,所以这种会导致运载效率的损失,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长征六号甲。

但到了今天,我们现在再去规划新火箭的时候,有了猎鹰九号在前,我们再去设计都是以回收为目标时,模块化匹配运力节省的成本显然要低于搞模块化的复杂性带来的成本增加。

有明确运力需求的火箭,当然不会再见到助推器。

虽说燃烧一号不会执行登月任务,但它在加以改造之后,能发展成和猎鹰九号类似的火箭。

我们现在的运载量大概是猎鹰九号的三分之一,同样是二级结构,同样一级多台发动机,二级一台发动机。”

阿美利肯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泰坦I、泰坦II,苏俄那边的第二代洲际R-9、R-16,全部回归单杆构型。

因为这才是对的。

再往后发展的主力运载火箭,苏俄的质子、N1,阿美利肯的土星1,土星5等都是单杆。

当然你还是会有疑问,今天发动机点火可靠性早已经解决,但市面上还是能看到绑助推器方案的运载火箭。

德尔塔系列、宇宙神系列,SLS以及未来的ULA火神,俄国的重型火箭能源、祝融星、安加拉三兄弟,华国的原长征系列。

Pony感觉很是新奇,毕竟现在华国无助推器的重型火箭还在研发当中,这款就是当下很罕见的重型火箭。

虽然之前已经看过了,但无论看多少遍,巨型机械带来的新奇感和压迫感还是那么强烈。

“好,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火箭发射了。

林生,入轨成功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估计会和你一样激动。”几天相处下来,Pony态度转变的很快。

这么说吧,林燃只要这次入轨能成功,半年时间搞定运载量8吨的中型火箭入轨。

这里面主要由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从最初设计时就有助推器,通过加减助推器,或改变助推器数量,来实现运力范围的覆盖,以便尽可能减小因为运力不匹配带来的浪费。

上面提到的美俄火箭基本上都是这个目的。

比如毛子预期中于1990年代大量投入使用的重型运载火箭能源号为例,绑2个助推器是安加拉,绑2个助推器并且串联载荷是能源-M,绑4个助推是能源,绑8个助推是祝融星。

我们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原计划也是模块化发展,甚至规划了2.25米和3.35米两型助推器,但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模块化。

另外一个原因,以长征2E、2F,长征3B、3C,阿美利肯泰坦3C火箭为例,后期大运力型号是在前期的单杆上改进而来,通过加助推器提升运力。其实也相当于一种另类的模块化,只是不在最初规划的范围内而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